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伤感染的菌种分布与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患者天然免疫屏障遭破坏,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随着广谱抗生素及局部抗菌药物在烧伤病房的广泛应用,烧伤感染菌的菌种发生一定的变化,耐药性不断增强,这些数据对烧伤感染的防治和抗生素的选择有很重要的作用。故对我院1997~2002年烧伤中心分离细菌的主要菌种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不同面积烧伤创面对局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软膏的吸收作用以及对血清E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患者41例,局部外用rhEGF软膏治疗,每日换药一次。浅Ⅱ°创面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第4,7天;深Ⅱ°创面于用药前和用药后第7,14天,分别取患者静脉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各时间点血清中EGF浓度。结果:rhEGF软膏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论用药面积大小和用药时间长短其血清EGF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用药前后EGF血药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EGF浓度与创面深度和用药面积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rhEGF软膏局部外用,通过创面吸收的量甚微,体内无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大鼠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白鼠30只,每只背部切取2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并原位移植缝合,上部皮片下注入bFGF为实验组。下部皮片为对照组,术后大体肉眼观察皮片成后情况,并于2,4,6,8d取材镜下组织学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微血管密度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片成活率分别为93%及64%,经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t=3.701,P<0.01)。其镜下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微血管数及肉芽组织厚度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bFGF具有广泛的细胞增殖效应,可通过多个环节促进小血管形成及肉芽组织增长,加速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的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AGREE协作网(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http://www.agreecollaboration.org/instrument/)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现状,建立了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1-2].  相似文献   
6.
目的长期监测烧伤中心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系统检测1993~1996年我院烧伤中心1312株细菌的检出率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4年来检出菌种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31.16%~48.4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1.48%~16.16%;其后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及不动杆菌等,但各年度位次不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者,1993年为7种,1994~1996年下降为4种。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00%敏感,而头孢菌素及喹喏铜类,对金葡菌均高度耐药(79%~86%)。结论长期监测烧伤中心致病菌种的变更,细菌药敏变化及选择应用敏感抗生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重视危重烧伤患者代谢和营养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营养是涉及人类生存、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代中外医学文献就有天灾和战争给人类带来饥荒、成为传染性疾病肆虐祸首的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营里的战俘死于营养不良与疾病的资料 ,更证实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是直接造成疾病的原因。196 7年美国Dudeick与Wilmore医生创建了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TPN)。通过提供合理配比的外源性营养底物使外科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得到重视。196 8年 1975年TPN应用达到狂热程度 ,1975年 1985年进入合理应用的阶段 ,随后的发展是对肠内营养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1988年Cer…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来我们在烧伤病人静脉营养的实践中,观察到作为超高代谢疾病的烧伤病人应用静脉营养时有不同于普通外科人的若干特点.为使有效地应用静脉营养以有助于提高烧伤治疗水平,现根据我们的经验提出下列问题. 一、关于烧伤病人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效应的评定。病人营养状态的评定是进行静脉营养的第一步.在治疗期间定期评定营养及代谢状态则是观察治疗效应及进一步拟定营养方案的依据,营养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促愈合作用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剂和水溶液剂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烧伤浅Ⅱ°、深Ⅱ°和新鲜供皮区创面为受试对象,将创面分成A、B两区,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试验组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照组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水溶液治疗,每日换药一次,观察不同时间内创面动态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烧伤浅Ⅱ°、深Ⅱ°和新鲜供皮区创面其愈合时间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水溶液组有明显缩短(P<0.01);动态愈合率也明显加快,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用于烧烫伤、新鲜供皮区创面的冶疗均有较好的促进修复作用,临床效果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水溶液剂组,提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剂型是影响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因剂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吸入性损伤临床处理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吸入性损伤(简称吸入伤)是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是当前严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吸入性损伤发病率在5%~10%,90年代以来发病率有所上升,一方面是致伤环境改变,如密闭环境及化学用品增多;其次与诊断技术提高有关。如1994年新疆发生的一次因剧场着火,易燃化学装饰品燃烧引起吸入性损伤及中毒的火灾,现场死亡的326例中,256例经尸检有194例合并吸入伤,发病率高达75.8%,而幸存的135例中有77例合并吸入伤,发病率57%。吸入伤死亡率国内在15%~35%,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吸入伤研究的进展,在轻、中度者有明显下降,但重度仍居高不下,在40%~70%。为此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此次研讨会的五篇文章,旨在通过交流取得某些共识,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症的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