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及穴位注射致气胸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或穴位注射疗法继发气胸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针刺或穴位注射疗法继发气胸的初起临床征象并将其分为4型:呼吸困难型、休克型、胸痛型和迟发型.阐明各临床型与气胸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气胸造成患者死亡的机制.结果:本组报告针刺和穴位注射后发生气胸38例,其中有呼吸困难型4例、休克型16例、胸痛型14例、迟发型4例.经适当处理治疗,38例中痊愈37例,1例呼吸困难型患者死于张力性气胸.结论:针刺或穴位注射疗法继发气胸的发病机制是施针或穴位注射时将毫针或注射针头刺入肺组织内,又由于患者的呼吸动作,毫针或注射针头就像刀尖一样将肺割开,肺泡内的气体漏入胸膜腔而形成气胸.施针或穴位注射时不要将毫针或注射针头刺入肺组织内是预防继发气胸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廓上口器械吻合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廓上口器械吻合的技术及较食管胃颈部吻合、食管胃弓上吻合的优势。方法100例食管癌患者均经左胸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廓上口器械吻合,通过术后病理了解上残阳性率,术后2个月胃镜检查,了解吻合口距门齿长度,吻合口大小,追问有无声音嘶哑及胃镜检查观察喉返神经有无损伤。结果本组100例,食管上残阳性率6例,术后2个月胃镜检查,吻合口距门齿长度16.18cm82例(82%),18.1~21cm18例(18%),有声音嘶哑及胃镜检查证实喉返神经损伤者6例,吻合口中度狭窄10例(10%),重度狭窄4例(4%)。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阉上口器械吻合术与传统的食管胃弓上或颈部吻合术相比具有手术损伤小、食管上残率低的优点且吻合口狭窄、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开放性损伤为胸部常见疾病,对胸部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发生感染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临床医师能合理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肺炎旁胸腔积液少数可发展成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病死率明显增高.以往采用闭式引流方法,创伤较大,退热慢,影响体位和睡眠,且大多数引起胸膜刺激痛,伤口愈合时间长.近几年虽有多篇报道闭式引流同时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脓胸、血胸[1~3],但胸腔内置入细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尚未见报道.我院2001年3月~2003年3月应用此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Marf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常伴有心血管畸形,常见的心血管畸形有升主动脉中层坏死、并发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窦动脉瘤等,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往往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Marfan综合征合并主动脉瘤急症2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主因吞咽困难2个月于2003年7月28日入院。吞咽困难时轻时重,下咽固体食物时需用水送服。上消化道造影示上段食管腔内息肉状肿物,肿瘤上方可见“圆顶征”,钡剂通过肿瘤部位时呈偏流而下。食管镜示距门齿20cm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胸部CT示肿瘤位于食管腔内,有一蒂与食管后壁相连(图1)。术前诊断:食管上段癌。于2003年8月3日手术治疗。取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六肋间进胸,探查肿瘤位于食管上段,顶部达食管胸廓入口,呈息肉状,约7cm×3cm×3cm,表面凹凸不平,有一直径2.0cm的蒂与食管后壁相连,无…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器械吻合口并发症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1月至2003年底我们在39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采用美国外科公司PPCEEA25和强生公司CDH25吻合器施行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209例。210个吻合口均一次击发顺利完成吻合。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学确诊,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及失败的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4例,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奥沙利铂120 mg/m2第1天静滴,每3周重复治疗1次,至少应用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10例,进展8例,有效率25%,疾病控制率67%。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1岁。干咳1个月入院。无咯痰及咯血,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无呃逆,无声音嘶哑。体检: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廓对称,右侧呼吸动度及语颤弱,无压痛。叩清音,肺肝浊音界于右第5肋间。听诊右肺呼吸音弱,双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CT肺窗示:右肺中下叶可见一9.5 cm×14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