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不同主动免疫方法建立不同节段大鼠脊髓损伤自身免疫神经保护动物模型,并以其行为学变化加以评估验证。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进行。①实验动物选择:取近交成年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髓鞘碱性蛋白免疫组;全脊髓匀浆免疫组;卵白蛋白免疫组;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每组15只。豚鼠5只用于全脊髓匀浆制备。髓鞘碱性蛋白、卵白蛋白(均为Sigma)。②模型建立:除假手术组以外,按Gruner改良法制作T7或T9脊髓背侧损伤模型,打击强度为25势能克厘米(gcf),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③主动免疫:在损伤前1周,髓鞘碱性蛋白免疫组,皮下注射髓鞘碱性蛋白100μg/只;全脊髓匀浆免疫组,皮下注射全脊髓匀浆300μg/只;卵白蛋白免疫组,皮下注射卵白蛋白200μg/只。假手术组亦用髓鞘碱性蛋白100μg/只。损伤后即刻免疫,各组抗原剂量、种类同前者,但行腹腔注射。单纯损伤组,不做主动免疫。④大鼠行为学评估标准:分别在术后1,7,14,21,28d进行斜板试验角度测评;开阔地运动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关节活动、步态稳定性,爪、尾巴的位置等,时间为4min。0~21分标准,分值高为功能好,低为差);网格试验和平衡试验。结果:实验用7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不同胸段脊髓损伤的开阔地运动评分:伤后7d,T7损伤大鼠评分明显低于T9损伤大鼠(1.5比4.2分,t=22.71,P<0.05);28d时,两者比较差异更显著,(2.9比8.2分,t=19.18,P<0.01)。②免疫组大鼠斜板实验角度:脊髓损伤后28d,髓鞘碱性蛋白和全脊髓匀浆免疫组均显著大于卵白蛋白组(65°,60°比35°,P<0.01)。③各组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开阔地运动评分:免疫组明显高于卵白蛋白组(14.5,13.0比8.0分,P<0.01)。④网格试验和平衡试验:各组评分结果与开阔地运动评分结果一致。结论: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时应用不同主动免疫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表明:①脊髓损伤的节段越低,恢复的效果越好。②髓鞘碱性蛋白或全脊髓匀浆主动免疫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康复,卵白蛋白为异体蛋白,非自身抗原,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探讨血小板蛋白激酶 C(PKC)活性变化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以及扩张血管与血液稀释疗法在防治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 :对 32例因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进行头颅 TCD、 CT、 MRA以及血小板 PKC活性检查 ,同时 ,对患者应用扩张脑血管药物及血液稀释及抗血小板凝集综合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 ,血小板 PKC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 (P<0 .0 5 ) ,2 0例经综合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完全消失 ,10例患者脑缺血症状不完全消失 ,2例恢复不满意。结论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脑血管痉挛加重和血小板PKC活性异常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血管扩张药物结合血液稀释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凝较电泳迁移率(EMSA)以及免疫印记法测定基底动脉中NFκB的活性表达变化并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旨在探讨NFκB在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为脑血管痉挛的炎性机制提供依据[1]。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雄性中国白兔50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体重1.5~2.0kg,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仅进行枕大池假穿刺和假注血)和实验组(n=40)。2.动物二次枕大池注血模型的建立:采用氯胺酮30mg/kg体重耳缘静脉麻醉,氯丙嗪30mg/kg体重肌注辅助麻醉。动物取俯卧头低位,颈项部常规消毒后用4.5号注射器针头行枕大池…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是一种无侵袭性的检测方法 ,可以测定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和估计血管的管径 ,以判断脑血管痉挛 (cerebralvasospasm ,CVS)的存在及程度。本文观察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CVS 3 1例患者的TCD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与MRA、DSA的对比研究 ,旨在探讨TCD在CVS诊治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 3 1例。其中男 18例 ,女 13例 ;年龄 2 3~ 61岁 ,平…  相似文献   
5.
神经外科病人应激性溃疡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外科脑外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高热和严重脑水肿极易出现并发症,其中并发上消化道急性损害、出现应激性溃疡者约占75%。本文对21302年1月至2003年2月我科收治的200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记录,分析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发生特点、临床表现、出血先兆及防治方法,特别是用奥美拉唑缓慢静脉推注对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起到了良好的疗效,提高了上消化  相似文献   
6.
解慧玲  孙国柱  刘力强  周涛 《临床荟萃》2007,22(15):1088-1089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oid,SAH)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外资料报道,血管造影可发现70%的SAH患者出现CVS,而30%的患者继发缺血性脑损害。经颅多普勒(Transeranial Doppler,TCD)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方法,可以测定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和估计血管的管径,以判断脑血管痉挛的存在及程度。  相似文献   
7.
颅内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由于肿瘤生长速度缓慢,相对病程较长,刺激性症状的发生频率较高。发病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亦有不同之处。我院2002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32例脑膜瘤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κB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 κB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s,EMSA)、Westernblotanalysis(WBA)等方法 ,对脊髓胞核与胞浆内NF κB在各个时点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急性脊髓创伤性损伤中可使脊髓胞浆和胞核内NF κB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NF κB被激活是急性脊髓损伤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家族成员Ephs及其配体ephrins在胚胎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的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对Ephs和ephrins诱导恶性肿瘤的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髓鞘碱性蛋白 (MBP)主动免疫 ,对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SCI)后二次损害的治疗作用 ,探讨自身免疫T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用不完全福式佐剂 (IFA)乳化的MBP、全脊髓匀浆 (WSCH)、卵白蛋白 (OVA)分别免疫三组SD大鼠 ,1周后使用OHBASIKI打击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SCI)。每周进行一次斜板试验及BBB评分 ,2 8天后标本取材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用MBP或WSCH免疫鼠神经功能康复明显优于OVA免疫鼠 ,斜板实验及BBB评分与后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形态学检查前两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大部分恢复 ,形态基本正常 ,后者仍破坏严重。结论 MBP或WSCH主动免疫能中断SCI后二次损害的破坏作用 ,被激活的自身免疫T细胞对中神经系统损伤具有神经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