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新增空腹血糖受损切割点下患者糖代谢状况。结果:当患者空腹血糖介于5.6~6.1mmol/L时,OGTT2h血糖正常者只有32.9%,37.3%的患者已经存在糖尿量减低,并且高达29.8%的患者已经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在此范围内有高达67.1%的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结论:空腹血糖受损的切点应下调至5.6mmol/L,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此值者应行OGTT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将9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Ⅰ组48例),一组采用4次/d皮下注射胰岛素(Ⅱ组48例),均治疗12个月后,比例两组治疗前后CIMT、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的CIMT、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均好于口服降糖药组,而血脂比较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访谈工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影响与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300)。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进行宣传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宣传教育。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有利于患者正确认识胰岛素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并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服用依帕司他50mg,每日3次,同时将银杏注射液15ml,配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对照组32例,服用依帕司他5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前后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四肢神经感觉和运动的传导速度变化及空腹血糖等。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银杏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淀粉酶升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DKA患者血淀粉酶升高小于正常值3倍;19例DKA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AP)血淀粉酶升高大于正常值3倍。DKA血淀粉酶升高小于正常值3倍的患者血淀粉酶、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均低于DKA+AP者(P〈0.05或P〈0.01)。均经补液、纠酸、纠酮后DKA患者血淀粉酶均恢复正常,平均恢复时间(5±3)d。结论DKA患者可出现血淀粉酶的升高,但不大于正常值3倍,随着酮症酸中毒的纠正可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谢勇丽  张雅薇  袁拓萍  苏晓清 《江西医药》2010,45(12):1214-1215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联合怡开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56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以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并联合怡开120u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仅予以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 入选患者治疗两周后两组神经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改善,治疗组四肢震动感觉阈值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联合怡开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袁拓萍  张燕 《当代医学》2016,(33):184-185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依帕司他、维生素B6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调整及药物控制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与依帕司他、维生素B 6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对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3例、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分别占7.7%、5.1%,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治疗有效者,分别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半年,其中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10.81%),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36.66%),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莫沙必利联合依帕司他、维生素B6方式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实施治疗可取的较为明显的效果,其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总计40例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综合征患者按生存与非生存分为二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APACHEⅡ)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平均血浆渗透压生存组(348.4±14.4 mOsm/L)明显低于非生存组(360.6±17.4 mOsm/L)(P<0.05).平均APACHEⅡ分值生存组(15.4±5.5分)明显低于非生存组(28.0±4.5分)(P<0.001).两组的血浆渗透压与APACHEⅡ分值为正相关(r=0.422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渗透压过高和昏迷与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高渗综合征死亡有关联.结论 血浆渗透压越高,病情就越重,病死率也越高.血浆渗透压过高和昏迷是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死亡的联合因素或独立因素,应重视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服用依帕司他50mg,每日3次,同时将银杏注射液15ml,配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对照组32例,服用依帕司他5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前后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四肢神经感觉和运动的传导速度变化及空腹血糖等。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银杏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