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蓉  ;薛满  ;陈伟  ;吴启南 《中国药学》2014,23(8):578-587
采用水提醇沉、脱蛋白等工艺制备中药芡实多糖,并通过纤维素柱和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纯化。精多糖分子量为15 367 Da,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鼠李糖(0.0142:0.0026),理化反应和红外光谱均符合多糖特征。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芡实多糖能够显著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等自由基,并具有较强还原力。体内抗氧化实验显示,芡实多糖能够显著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SOD、CAT、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结果表明,芡实多糖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中多种糖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Amide,以乙腈-0.2%三乙胺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μl, CAD氮气压55.0 Pa,雾化器温度35℃,滤光片5.0,采样频率10 Hz。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甘草中糖类成分关系,进行模型预测,预判品质优劣。结果:三氯蔗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蔗糖、乳果糖、麦芽糖、乳糖、水苏糖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均小于3.0%;平均回收率在97.52%~106.28%之间,RSD均小于3.0%(n=6)。与对照药材相比,甘草样品中蔗糖显著偏高,其他糖类成分含量差别不大。相似度、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均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甘草中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中药品质鉴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胆草片中龙胆苦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胆草片具有清热燥湿、泻火的功效,是用于治疗目赤口燥、咽喉肿痛的常用中成药,该药以坚龙胆为主要原料制成。龙胆苦甙是坚龙胆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龙胆苦甙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此为苦胆草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数据。1仪器与试药1.1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胖对支气管哮喘(BA)患儿炎症平衡状态及肺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BA患儿的病例资料,依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1kg/m~2,n=36)和正常组(BMI≤21 kg/m~2,n=64例),所有患儿均行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5、IL-6、IL-10,并记录急性发作频率,分析BMI与IL-5、IL-6、IL-10、急性发作频率的关系。结果肥胖组FVC、FEV1、PEF、IL-10[(1.56±0.19)L、(1.32±0.15)L、(2.82±0.37)L/s、(15.85±1.82)ng/L]明显低于正常组[(1.84±0.20)L、(1.58±0.18)L、(3.51±0.46)L/s、(22.31±2.34)ng/L],肥胖组BMI、IL-5、IL-6、急性发作频率[(22.34±2.27)kg/m~2、(146.21±16.21)ng/L、(96.21±10.21)ng/L、(9.57±1.18)次/月]明显高于正常组[(18.25±2.01)kg/m~2、(115.37±12.27)ng/L、(84.25±8.87)ng/L、(6.87±0.85)次/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与IL-5、IL-6、急性发作频率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可能会引起BA患儿炎症平衡状态失衡,促进肺部炎症反应而加重肺损害,增加患儿急性发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单抗)类药物是高度均一的生物大分子,抗原表位、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均一性程度高,能够通过特异性地与靶标分子结合发挥治疗作用。单抗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高。单抗类药物是生物药物领域的热点和焦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制药行业中占比最大、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根据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同,单抗类药物发展已经经历了4代。我国最近批准上市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均属于第3代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单抗类药物分子结构复杂,容易发生二聚体、多聚体、末端氨基酸突变等不均一性变化,严重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单抗类药物的原液和成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该类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目前,单抗类产品质量控制与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法、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CIEF)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CE-SDS)法等。本文就单抗类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及应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薄层扫描法测定金蝉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金蝉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建立金蝉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聚酰胺薄膜分离金蝉口服液中黄芩苷,薄层扫描法测定其含量;以φ(C2H2O2,HAC)=36%作展开剂;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检测波长(λs=278nm,λR=370nm)。结果:黄芩苷点样量在0.217~1.083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131.551+7.545C,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101.60%,RSD=2.50%(n=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适合该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哮喘患儿发病与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性分析, 了解影响儿童哮喘发病因素和防治状况。方法 对宝鸡市人民医院儿童哮喘专病门诊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192例儿童哮喘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2例哮喘患儿发病以冬季秋季节为主, 冬季42.18%、秋季36.45%, 诱因以吸道感染为诱因63.54%最多见。并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54.6%、有湿疹者50.5%, 家族中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28.6%。规范化管理后患儿家长哮喘健康知识掌握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 哮喘发病与季节、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 对患儿进行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是哮喘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水提工艺.方法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提取物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方法.分别采用煎煮和超声2种水提工艺提取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绿原酸转移率、木犀草苷转移率和总转移率评分3种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煎煮法优于超声法;以木犀草苷转移率为指标,则超声法优于煎煮法.同一提取方法,评价指标不同所得到的最佳工艺也不同,对2种成分的提取效果也有差异.结论 在金银花的提取工艺研究中,不能仅以单一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进行评价,否则不能反映2种甚至多种成分的综合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3]、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宝鸡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65)和重症组(n=38),根据治疗1个疗程后转归情况分为转归良好组(n=80)和转归不良组(n=23),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受试者的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对转归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25-(OH)D3、IgA水平分别为(21.57±3.67) nmol/L、(1.09±0.21) 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5±4.39) nmol/L、(1.41±0.28)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血清IgE、IgM水平分别为(65.69±7.45) g/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确诊后的疗效。方法将23例危重新生儿发生的NEC患儿分为早期诊断组17例,临床确诊组6例。早期诊断组制定早期诊断标准予以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并与临床确诊组疗效进行动态比较。结果(1)两组多以反复呕吐最先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均有胃潴留。两组在反复呕吐、腹胀、呕吐咖啡样物、粪隐血、肠壁囊样扩张、肠鸣音减弱、肠胀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气腹一项,临床确诊组与早期诊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诊断组治愈率高达94.1%(16/17);两组发病日龄、禁食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诊断组住院时间长于临床确诊组,住院费用低于临床确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凡危重新生儿有肠缺血缺氧、肠道发育不成熟、感染、高渗喂养等因素,出现反复呕吐、胃潴留,腹部X线片示小肠轻中度胀气或小肠结肠胀气等轻症NEC表现者即应早期诊断,早期开始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