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典型和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将38例不典型和无痛性心肌梗死与同期住院的100例典型心肌梗死的一般资料、梗死部位、并发症相比较,并分析其首发症状。结果两组性别、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且伴发糖尿病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表现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我院曾收治2例心包积液并急性心脏压塞病人,经及时穿刺抽液抢救成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珊瑚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珊瑚人工骨在成骨过程中所起作用、其生物降解与新骨形成的关系。方法选用6只杂交狗,将珊瑚人工骨植入下颌下缘,以对侧作为对照,采用X线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进行观察。结果术后第四、第五个月,实验侧下缘有纤维钙结构和新骨形成,很少有珊瑚人工骨残留,能谱分析钙盐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射频消融,自动心脏起搏转复装置(ICD)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非药物治疗仍然主要针对药物治疗无效,发作频繁或致严重血流动等障碍的快速心律失常,因此,药物治疗仍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主线药。1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1991年国外专家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制定了“西西里岛分类(S ic ilian gam b it)[”1],详细表述了每个药物作用的通道和受体、易损环节,一些未能归类的药物也找到了相应的位置,这有助于理解药物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心律失常机制的复杂性,难于…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误诊率均颇高。因此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现对我院2例典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2例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上Brugada波的变化呈间歇性和多变性;例1由正常向1型演变,例2由3型向1型的演变。此2例均系回顾性诊断,说明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心悸的病例应仔细分析心电图的变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副反应。方法对我院急诊接诊的48例阵发性室上速随机分成普罗帕酮治疗组和维拉帕米治疗组,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70~140mg静注,维拉帕米组给予维拉帕米5~10mg静注。结果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维拉帕米较普罗帕酮高。结论PSVT应首选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药物,但须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服用瑞舒伐他汀,连续用药1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2个月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疗效显著,基本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电生理研究的深入,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有创检查,需高而精的技术与设备;而无剖检查虽简便,但在临床上也不易普及,为此许多学者致力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线索的探讨,目前多数PSVT通过常规心电图可推断出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由于体表心电图无创,简单,短时间内即可做出诊断,迄今仍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最常用诊断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可对70%-80%AMI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