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处理及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1例产妇中接受保守治疗的有10例,其中胎儿存活8例;其余41例产妇均采取终止妊娠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30例产妇采取剖宫产手术,有11例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本组产妇未出现死亡病例,新生儿共死亡5例,其病死率为9.80%。结论对于前置胎盘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病情的临床观察,及时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以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40例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妊娠合并心衰病例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衰34例(85%),先天性心脏病3例(7.5%),肺动脉瓣狭窄1例(2.5%),风湿性心脏病1例(2.5%),心肌炎后遗症1例(2.5%)。平均心衰发生时间是平均孕周(34.5±2.5)周,平均终止孕周时间为(34.8±2.2)周;早产发生率为35%,平均新生儿体重(2367±556)g,其中5例体重〈2000 g。围生期孕产妇死亡1例(2.5%),围生儿死亡3例(7.69%)。结论 妊娠合并心衰的主要病因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治疗可降低母婴病死率;对于〈30周发生心衰者应首选终止妊娠,而≥30周者积极治疗,改善心功能,促进胎儿发育,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125 min,出血量20~600mL,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0.5%,2例行子宫切除术时因粘连严重改为开腹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8.7%(148/150),术后随访2~15个月,共随访140例,随访率93.3%(140/150),症状消失112例,无1例复发,无1例需行第2次手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利于恢复,尤其对合并不孕症患者,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高症并发心衰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了24例妊高症并发心衰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妊高症并发心衰病人均未参与围产期保健,24例病人均选择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孕龄大于34周或促胎肺成熟后,均在心衰控制后选择剖宫产。若心衰难以控制,则一边控制心衰,一边剖宫产。若孕龄小于34周,则在一边控制心衰,一边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后,适当延长孕龄,终止妊娠。活产新生儿24例(3例为双胎),早产15例,死亡3例。结论:妊高症并发心衰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应积极参与围产期保健,尽早发现、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256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者随访并行回顾分析。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最后诊断的符合率为88.67%(227/256),252例患者术后1年细胞学检查均转阴性(100%),其中245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阳性患者中,238例术后1年HPVD-NA转为阴性(97.14%)。结论 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上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04月~2012年04月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38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针对A、B两组各19例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总结最优的临床治疗措施.结果 针对B组患者选择子宫内动脉栓塞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完成治疗之后,患者疼痛的感觉有所减弱,并且在对患者完成手术之后,患者的下腹部出现了不适的感觉.结论 针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患者选择子宫、髂内动脉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非常可观,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概率,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产科出血患者,将甲氨蝶呤在患者造影过程中注入时,子宫动脉需要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者弹簧刚丝圈进行栓塞。结果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血红蛋白、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大出血患者在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能够迅速止血,疗效较为显著,栓塞术安全性较高,患者接受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也较少,能够使患者子宫得以保留,在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应用卡孕栓联合钙剂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济源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进行引导分娩的792例产妇,依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00例)与对照组(392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予以20U缩宫素静脉输注,实验组在胎头拔露时予以10ml葡萄糖酸钙静脉快速输注,在胎儿娩出后1枚卡孕栓立即置入直肠,观察两组产后2h内与2—24h和24h内总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产妇产后24h分段收集失血量资料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较,呈显著差异(P〈0.01),将24h内产妇出血量500ml作为产后出血判定标准,实验组42例(10.5%),平均失血量为(439.26±75.28)ml,对照组72例(18.4%),平均失血量为(572.85±81.63)ml,两组相较,呈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共10例(2.5%)发生面部潮红,但均能耐受,可自行在短时间内消失,有4例(4.0%)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症状,而对照组共6例(1.5%)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6例(1.5%)出现心率加快,12例(3.1%)出现浮肿症状,18例(4.6%)出现面部的潮红表现。结论宫缩乏力性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在胎头拔露时应用卡孕栓联合钙剂进行预防,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出现,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DVT)的易发因素及治疗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剖宫产术后14例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孕妇属高凝状态,有输血史,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均为易发因素,经过早期溶栓,抗凝等治疗,均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预防可减少发生,应用抗生素、早期溶栓、抗凝等均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勤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100-100
宫颈锥切术自1815年Usfrance等首次运用于临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1].随着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的应用,宫颈癌前病变(CIN)、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癌区在宫颈表面(3~5cm以内)的检出率大为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治疗CIN虽然疗效好,但宫颈癌发病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手术切除子宫不仅影响到卵巢的内分泌功能,还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于迫切要求保留子宫的CIN患者,宫颈锥切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理想的临床价值.我们总结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50例行宫颈锥切术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