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腹腔镜器械都采用 2 %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但戊二醛具有腐蚀性、刺激性 ,且浸泡时间长等缺点 ,同时也不易满足接台手术连续使用腹腔镜器械的要求。我院自 2 0 0 1年 8月引进汇日医用 (内镜 )灭菌器对腹腔镜器械灭菌并进行监测比较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将 9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腹腔镜器械随机分成3组 ,每组 30例。2  结 果  对照组用 2 %戊二醛浸泡法进行灭菌 ,实验组用汇日医用灭菌器分别进行灭菌 2 0min和灭菌 15min。所有污染器械清洗后均先用中性蛋白水解酶浸泡 1~ 2min后灭菌。 3组灭菌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儿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功效。方法拟择期行胸腔镜下隔离肺切除术的90例婴儿,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D组),单独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R组),对照组(C组)。关胸前15 min在胸腔镜直视协助下进行肋间神经阻滞,D组患儿各注入0.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1mg/mL罗哌卡因的混合注射液(0.1mL/kg),R组患儿各注入1mg/mL罗哌卡因注射液(0.1mL/kg)。记录患儿拔出气管导管时(T0)、拔出气管导管后6h(T1)、12h(T2)、24h(T3)的CRIE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结果在T0、T1时,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D组较R组低(P 0.05),D组与R组均较C组低(P 0.05);其余时间段,三组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抑制呼吸、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结论婴儿胸腔镜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具有较好的镇痛功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高低对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单肺通气(OLV)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SrcO2)的影响,探讨其对患儿脑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于OLV下行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的患儿68例,根据OLV期间的平均PETCO2将其分为观察组(PETCO2>45 mm Hg)38例和对照组(PETCO2≤45 mm Hg)30例。比较两组OLV期间的PETCO2、SrcO2并分析其相关性,记录两组低脑氧合事件(COD)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LV期间PETCO2水平对患儿发生COD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OLV期间PETCO2为(50.1±3.9)m...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血必净能否有效地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心肌损伤和炎性反应,从而起到心肌保护和炎性抑制作用,改善患儿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行NEC剖腹探查新生儿80例,出生胎龄足月患者,出生体重3050~5100 g;日龄3~27 d;5 min Apgar评分大于8分。入选患儿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S组,40例,泵注生理盐水5 mL/kg泵注,40例)、血比净组(XBJ组,40例,给予血比净5 mL/kg泵注),分别在术前1 h、术毕即刻、术后12 h、24 h采取患儿静脉血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IL-17、TNF-α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水平,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BNP);同时记录患儿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SpO_(2)、多巴胺用量、乳酸值、术后住院时间及28天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28天死亡率、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多巴胺用量,乳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RP、IL-17、TNF-α和肌钙蛋白(cTnI)、BNP的表达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能降低NEC患儿血清IL-17、TNF-α、cTnI及BNP的表达,缩短住院时间,推测与降低炎症反应、保护心肌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啶对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治疗作用.方法 87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孕妇,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27例、异丙酚组(P组)31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9例.当发生寒战时,C组泵入生理盐水,D组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10min),10min后以0.3μg/(kg·h)继续静脉泵注,P组泵注异丙酚1mg/(kg·min),而后以3mg/(kg·h)继续静脉泵,各组总注药时间均为20min.监测各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术期循环和呼吸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被观察的病例中寒战发生率达50.3%,P、D组与C组相比均可明显减轻寒战的等级与持续时间(P<0.05),与D组比较,P组寒战更快消失,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定均可安全有效地预防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但异丙酚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x)1μg/kg对唇腭裂修补术患儿苏醒及拔管前后气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先天性唇腭裂患儿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Dex(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均以8%七氟醚面罩诱导(8 L/min)入睡后开放静脉,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04 mg/kg诱导,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D组术毕前30 min使用微量泵10 min内泵注Dex 1μg/kg,C组则泵注生理盐水。记录小儿诱导前(基础值,T0)、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 min、术毕前20 min、术毕、拔管时、拔管后(T1~T7)患儿的生命体征(ECG、MAP、HR、SpO2),观察停药至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及不良事件(拔管时是否躁动、需要托下颌、重新气管插管、气道痉挛、氧饱和度最低值),并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T0~T7期间HR、MAP、SpO2变化相似(P>0.05);D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12±4.2)min]与C组[(11±6.0)min]基本一致(P>0.05),但D组需要托下颌辅助患儿概率明显小于C组(P<0.05),D组与C组出现气道痉挛者分别为1例(6.7%)和3例(20%);D组患儿无烦躁,而C组有3例(20%);两组均无需要重新气管插管病例。结论唇腭裂修补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Dex(1μg/kg)对患儿苏醒期具有安静和舒适作用,拔出气管导管过程中患儿无烦躁,可有效地降低气道高敏反应性,可在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7.
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鞘内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80例,鞘内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随机分六组,剂量分别为3.0μg、4.0μg、5.0μg、6.0μg、7.0μg、8.0μg(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PCA).各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起效时间;鞘内给药后10、15、30、60、90 min时的VAS评分;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和5分钟Apagr评分与全程分娩镇痛的满意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以S3组最慢.S3组在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比S5~S8组差,60min时S4、S5组的镇痛效果与S6、S7相似,但明显弱于S8组(P<0.05);S3组、S4组的维持时间明显短于S5~S8组(P<0.05).S3组、S4组满意度明显差于S5~S8组(P<0.05).各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鞘内注射4.0~8.0 μg舒芬太尼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但镇痛剂量以5.0~6.0μg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50例初产妇,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3组:A组(n=-50)配方为2mg布比卡因混合15μg芬太尼;B组(n=-50)为1mg布比卡因混合15μg芬太尼;C组(n=-50)为15μg芬太尼。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MBS)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镇痛起效时间、胎儿心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三组起效时间分别为(2.28±0.66)min、(2.45±0.84)min、(4.52±2.13)min,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或B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B组的VAS评分在30min内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的改良Bromage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产妇不良反应、胎儿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1mg布比卡因+15μg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给药进行腰膜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轻等特点,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舒芬太尼对剖宫产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剖宫产术中,与单纯罗哌卡因对照,比较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入选产妇80例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R组给予1%罗哌卡因15mg;SR1、SR2、SR3组给予1%罗哌卡因15、13、10mg复合5μg舒芬太尼L3。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患者术后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指标包括胎心率、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情况、麻醉效果分级、新生儿娩出后1、5minApgar评分、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sR3组麻醉效果分级低于R、SR1、SR2组。SR1、SR2、SR3组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较R组均缩短;恢复至T12时间,R≈SR3〈SR2≈SR1;首次感觉疼痛和镇痛泵开启时间,R〈SR3≈SR2≈SR1;Bromage评分为3发生情况,SR3〈R=SR2=SR1;恢复至Bromage评分为0的时间,SR3〈SR2〈R≈SR1。SR1、SR2、SR3各组蛛网膜下腔给药后5minFHR明显变慢、瘙痒的发生率增高、但寒战发生率减低。结论13mg罗哌卡因复合5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安全地用于剖宫产手术,增强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切皮前、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布托啡诺复合左旋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行择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F1组(n=20)切皮前15~2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2mg/kg,F2组(n=20)切皮后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2mg/kg,F0组(n=20)未用氟比洛芬酯(对照)。3组术后均实施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24h,镇痛配方为0.2%左旋布比卡因和0.06%布托啡诺混合液。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PCA泵的按压次数(D1)与实际进入次数(D2)、各时段总入药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7d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PCA期间VAS、Ramesay镇静评分,D1和D2值在T0、T1时间段内基本相似(P〉0.05)。F0组T2、T3时间段D1、D2值较F1、F2组增高,F0组T2、T3时段PCA入量最多(P〈0.05),而F1组、F2组间无差别(P〉0.05),3组D1和D2值在T2、T3时段均明显高于T0、T1时段(P〈0.05),以F0组最突出(P〈0.05),PCA期间F0组有3例(15%),F1组、F2组各有1例(5%)VAS〉5,并需要额外在硬膜外追加吗啡镇痛。手术后第2d,F2组有1例(5%),F0组2例(10%)需要肌内注射镇痛药物缓解术后疼痛。3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5.0%~25.0%;术后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F1、F2组明显短于F0组(P〈0.05)。结论切皮前给予患者靶向非甾体类镇痛药氟比洛芬酯2mg/kg较切皮后给药,能增强并延长布托啡诺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PCA镇痛效应,达到预防性镇痛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