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山西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就诊的及时性以及临床诊断情况 ,对临床就治水平做出评估。方法 用疫情资料、临床上报资料等对患者发病、就诊、住院时间以及医院诊断为 SARS可疑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人从发病到就诊的平均天数为 2 .6 4 d,就诊到住院的平均天数为0 .94 d;从住院到做出疑似诊断平均 1.2 4 d,从疑似诊断到临床诊断的平均天数为 5 .2 3d;住院到临床诊断的平均天数为 5 .37d。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人群对 SARS危害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病人发病后就诊、住院的时间以及医院对收治病人后做出诊断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且临床就治水平在不断提高 ,病死率仅为 5 .36 %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1.为什么要给儿童打预防针? 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接种反应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分析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DT)减量注射0.2ml后的接种反应,在太原市某小学对285名7岁小学生接种两个不同批号DT0.2ml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全身反应的发生率为1474%,中、强度反应占14.04%.出现局部反应的有17.89%,中、强反应占10.88%,血管性水肿占1.75%.两个批号疫苗的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别。鉴于如此的超常反应,建议进一步对DT加强免疫做反应观察研究,研制适当的DT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经过3次强化免疫日(NIDs)活动,人群免疫覆盖率显著提高。3次NIDs活动人群出生队列分析表明,免疫接种率逐次提高。1~3岁组儿童接种数第二次NIDs活动比第1次增加935%(第l轮)和7.31%(第2轮);第3次NIDs活动又比第2次增加了5.89%(第l轮)和5.02%(第2轮)。其中主要包括了第1次和第2次NIDs活动0~岁组漏服的儿童。零剂次免疫儿童登记率由第1次NIDs活动的ll.00%,下降到第2次的4.57%及第3次的2.99%,零剂次免疫儿童多集中于0~岁组,其构成比由第1次NIDs活动时的69.90%和第2次的86.92%,升至第3次的91.45%。提示重点保证和加强0~岁组儿童的常规免疫,巩固强化免疫的效果是当前面;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计划免疫工作是一项社会公共眼务事业,它依赖于三个方面的因素,服务的供方、眼务的受方和服务的环节。计划免疫眼务是一个纯公共卫生产品,作为产品,他具有广义上产品的所有属性,受到供需双方和市场环节的影响。本文就眼务受方的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对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我国计划免疫接种信息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计划免疫接种信息管理模式探讨梅志强陈涛安翟如方徐健(山西省卫生防疫站,太原市,030012)计划免疫工作重在管理,已被多年的实践所证实。以簿、表、卡为主要手段的计划免疫接种信息管理在我国计划免疫初始和发展阶段做出了很大贡献,它最主要的功绩体现在1...  相似文献   
9.
10.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是计划免疫的基础工作 ,及时有效地对常规免疫接种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有利于发现问题 ,采取改进措施。山西省自 1994年建立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 ,经各级计划免疫人员的努力 ,报告系统逐步完善 ,报告工作已基本走向规范 ,现对山西省 2 0 0 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山西省 2 0 0 1年各市地卫生防疫站每2月 1次合计 6次的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报表。人口及出生率资料依据山西省统计局年鉴资料数据。1 2 分析方法 报告接种率参照各市地报表 ;估算接种率依据出生率等人口资料估计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