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的方法,并与三维试验比较.方法 采用新建立的十字划线法,以三维试验为参考方法,对45株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进行检测,用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作阴性对照;阴沟肠杆菌O29M产AmpC酶株作阳性对照,并以三维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十字划线和三维试验对45株革兰阴性杆菌作AmpC酶的检测,其两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35.6%(16/45)和22.2%(10/4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3.72,P<0.05),与三维试验比较十字划线假阳性7株、假阴性1株,准确度为82.2%,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80%.结论 十字划线法可作为临床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较为理想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基因多态性分型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参照2009年CLSI标准,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88株MRSA,用K-B法对10种抗菌药物进行的敏感性检测;微量稀释法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利用随机引物PCR(AP-PCR)对MRSA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应用Bionumer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188株MRSA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0%,对氯霉素、利福平的敏感率为71.8%及70.7%,其他被检测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50.0%;AP-PCR方法将188株MRSA分为20个基因型(A~Q和3个独立型),主要分为A型(43株)、B型(33株)和C型(18株)。结论 MRSA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性高,而对临床常用的其他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性;基因分型以A、B、C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5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统计2018年1-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患者,分为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和临床诊断非结核普通住院患者共209例,用结核培养法、PCR-荧光探针法、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法、抗酸染色法、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法分别进行检测,比较这5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结核培养法、抗酸染色法、PCR-荧光探针法、T-SPOT.TB法、Xpert MTB/RIF法阳性率分别为16.8%、23.4%、39.2%、53.0%、52.2%。结核培养法灵敏度为52.17%,特异度为100.00%;抗酸染色法灵敏度为42.45%,特异度为96.67%;PCR-荧光探针法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97.98%;T-SPOT.TB法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9.80%;Xpert MTB/RIF法灵敏度为99.09%,特异度为100.00%。结论Xpert MTB/RIF法是最值得推荐的方法,也是唯一可以作为诊断结核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能够联合这几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结核感染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4.
管婧  卓超  李红玉 《今日药学》2012,22(12):716-719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参照2009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对广东某综合三甲医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88株MRSA,用K-B法对10种抗菌素进行的敏感性检测;微量稀释法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进行检测,统计MIC均值。结果 188株MRSA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敏感率均为100.0%,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919μg/ml和1.322μg/ml。对氯霉素、利福平的敏感率为71.8%及70.7%,其他被检测的抗菌素的敏感率均低于50.0%。结论 MRSA对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性高,而对临床常用的其它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同源性,为临床预防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地区多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13株,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REP-PCR)技术以及DiversiLab细菌同源性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13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1.5%、亚胺培南75.2%、美罗培南73.5%、头孢哌酮/舒巴坦69.0%,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等抗菌药物均显示出高水平的耐药,耐药率为80.0%~100.0%;REP-PCR将113株鲍氏不动杆菌分为4组基因型(A~D),其中A型62株,为主要的流行型别,分别为A1型31株、A2型12株、A3型10株、A4型9株;B型29株分别为B1型18株、B2型11株;C型19株分别为C1型11株、C2型8株;D型3株.结论 广州地区多药耐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且大多数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CHINET克雷伯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耐药监测网所属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并按CLSI 2012年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15所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8 772株、产酸克雷伯菌804株、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43株及其他克雷伯菌属2株。82.8%菌株(7 963/9 621)分离自住院患者,54.9%菌株(5 285/9 621)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儿童(17岁以下)来源的克雷伯菌属占16.3%(1 564/9 62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9%、10.8%和12.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4.1%和17.0%。所有15所医院均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耐药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945株,产酸克雷伯菌45株。结论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较低耐药性,按CLSI 2012年新标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已达10.3%,且耐药株仍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