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凝胶剂的研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凝胶剂是近年来为满足临床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院制剂,它是利用一些新型的高分子药用辅料如卡波姆(Carbomer,Carbopol)、羟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等将药物制成凝胶,从而达到提高药物局部浓度、延长药物的释放或扩散过程的目的犤1犦,具有比其他剂型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本文就凝胶剂的基质选择、分类、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1常用凝胶基质目前常用的凝胶基质有卡波姆、CMC-Na、PVP、PVA,其中以卡波姆最为常见。这些基质均无毒,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滤技术制备阿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及其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超滤技术制备阿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并依据2000年版中国药典及其相关标准检查大输液质量。结果输液质量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及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结论超滤技术制备阿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可采用内毒素检查法检查其内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地丁因开紫花故又称紫花地丁。唐代《千金方》即有紫花地丁治痈疮肿毒方,本草收载始于《本草纲目》。据考,明代药用地丁主要有豆科米口袋和堇菜科紫花地丁。现代地丁品种复杂,有多科属多品种植物全草在各地做地丁使用。现代本草学者根据考察,更多认同堇菜科紫花地丁。《中国药典》曾在相当一段时期只收载该品,故堇菜科紫花地丁一度成为仅有的法定正品。但地丁药用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惯用法,如东北三省及河南郑州和禹州曾习用豆科米口袋;北京及河北等地曾习用罂粟科紫堇;两广地区习用龙胆科华南龙胆;山东有些地区曾习用豆科米口袋等品种,1960年代以后,山东省主要使用罂粟科紫堇的全草,而堇菜科紫花地丁则不习用。  相似文献   
4.
九节菖蒲之名,源于古代菖蒲"一寸九节者良",是指菖蒲(或石菖蒲)根节密而质优者.现代九节菖蒲为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由地方习用品种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菖蒲主要品种.但九节菖蒲的植物科属、化学成分及性状气味与传统菖蒲差别很大,其药材性味、功效被质疑,因而有必要从历史渊源和用药实践对其作为菖蒲药材品种的合理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性,48a,因腰椎间盘脱出于96年7月11日入院待手术。入院后给予消炎痛(厂家:山东省潍坊制药二厂,生产批号:94111814)25mg,每日3次治疗。7月17日上午感上腹不适、恶心、继之呕吐咖啡色样物300ml。于当日下午作胃镜检查,胃镜下见胃体,胃痛交界处散在出血点,并附着血迹,镜检诊断:急性出血性胃炎。考虑与服用消炎病有关,当日停用。经给予补液,止血、护胃等治疗,病愈。讨论:消炎痛为非甾体类消炎、解热、镇痛药。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本例系腰椎间盘脱出的病人,未用其他对胃肠粘膜有刺激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6年底开始实施“军字1号工程”,制剂科也于1999年底启用“制剂室管理子系统”。制剂室管理子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采用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确保制剂质量,满足临床用药的要求。经过近一年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现就该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系统运行环境硬件:486/66以上,内存8MB以上。软件:中文Windows9.5以上版本;ORACLE7客户端软件。2功能该系统根据制剂室工作管理人员的需求,分别设置了配方管理、制剂配制、库房管理、制剂价格、统计查询字典维护、系统维护等七个功能模块(图1…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包合穿心莲内酯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降低药物苦味。方法用pH值调节法、水包合法、手工研磨法制备穿心莲内酯包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合率,选出最佳包合方法。结果以pH值调节法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最高,苦味被掩盖最好。结论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能有效掩盖药物的苦味。  相似文献   
9.
复方氯马斯汀霜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复方氯马斯汀霜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方面的疗效。方法:共选择门诊患者725例,随机分为复方氯马斯汀霜组195例,氯马斯汀霜组177例,地塞米松霜组178例和皮炎平软膏组175例,分别外涂上述1种药物,tid,连用7d。结果:复方氯马斯汀霜对6种过敏性皮肤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另外3种药物(P<0.05)。对部分疾病,其总有效率与其他药物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氯马斯汀霜的疗效优于单方制剂和同类产品,其组方合理,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复方奥硝唑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300例,分别应用复方奥硝唑栓和甲硝唑栓,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67%,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奥硝唑栓可作为治疗阴道炎有效、安全的外用栓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