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中药材认证的法规和管理体系做了简要说明,对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要求及其应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主要生产技术环节及其认证要求。介绍了GAP认证对人员、设备和档案的要求,并对认证准备工作中需要建立的文件、资料和档案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蒙药阿木日-6散,又称六味安消散(胶囊)或西吉德-6,由寒水石(可用光明盐代替)、土木香、诃子、山柰、大黄、碱花等6味药组成。具有化积消食、解痉之功效。主治食积不化,胃腹胀满,大便秘结,胎衣滞留,胃痉挛等症[1]。目前蒙药阿木日-6散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之前有人总结过蒙药阿木日-6散的临床应用,常用于便秘、  相似文献   
3.
锰胁迫对甘草生理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甘草进行不同质量浓度锰处理的研究,探讨锰胁迫对甘草植株生理和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甘草移栽苗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蛭石的方法,共设置5个锰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CK(0),1.81,18.1,36.2和54.3mg·L-1,在测定甘草叶片色素含量、光合指标及各抗氧化酶活性的同时,对甘草生长指标和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草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随着锰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适当质量浓度的锰处理与CK和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在质量浓度18.1mg·L-1处理时,甘草叶片各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达到最大值,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质量浓度18.1mg·L-1时达到最大值,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质量浓度36.2mg·L-1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三者活性均开始下降。同时,甘草株高、地茎和芦头直径在质量浓度36.2mg·L-1处理,地上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在18.1mg·L-1处理时达最大值后,均开始下降,且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适当质量浓度的锰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甘草的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但过高质量浓度的锰则会对甘草生长产生胁迫,抑制其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据灰色关联度法评价商品防风质量。方法测定20份不同商品来源的防风样品中醇浸出物、总多糖、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矛酚苷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商品防风质量评价模型。结果 20份商品防风样品的质量评价结果与商品等级划分相符合。结论本研究为商品防风的等级划分和综合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体系下ALD的病因病机和ALD的临床症状及检测评价指标,综述了防治ALD的中医古方(逍遥散、茵陈五苓散、一贯煎、四君子汤、茵陈蒿汤)、中成药(强肝胶囊、大黄蛰虫丸、护肝片、安络化纤丸)和经验方(健脾活血方、赶黄葛花汤、舒肝茶、保肝颗粒、SPG复方),以及中医药防治ALD的发病机制(乙醇代谢和氧化应激、炎症和肝脏脂肪变性)、物质基础和目前中医药防治ALD的不足,表明中医药防治ALD有广阔的前景,拟为中医药防治ALD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年生黄芩生长发育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人工栽培方法,对一年生黄芩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一年生黄芩生物量增长最快时期在8月初~9月初,全株生物量累积表现为“慢-快-慢”增长。一年生黄芩的生长表现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伴进行,整个生长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在生物量生殖分配过程中,根茎叶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并且存在第二次营养生长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一年生黄芩在生殖生长期间,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黄芩的生长特性,为黄芩规范化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黄芩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结果:黄芩不同时期各部位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繁殖部位〉根〉叶〉茎。结论:繁殖部位不同器官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状苞片总黄酮的含量高于叶的含量;茎和花枝总黄酮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建立对火绒草进行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薄层鉴别方法。结果:以有效活性成分咖啡酸、阿魏酸、槲皮素为指标,建立了火绒草的专属性薄层色谱。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火绒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刘长利  王文全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3):2852-2852
甘草为我国大宗中药材,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是评价甘草药材质量优劣的特征性有效成分。但是人工种植的甘草药材其甘草酸含量在全国各产区之间差异较大,且平均含量明显低于野生甘草,达不到历年版《中国药典》甘草酸含量不低于2.0%的标准[1]。甘草野生环境为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区,本试验分析不同干旱胁迫条件对甘草酸含量以及药材物质组分的影响程度,探讨甘草酸积累受干旱胁迫调控的物质组分分配影响,为甘草规范化生产的水分调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甘草密度效应的研究,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方法: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甘草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甘草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密度对甘草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甘草株高速生期的起止时间随密度增大逐渐提前,速生期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甘草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而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甘草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65.02%,19.55%,15.43%,根、茎、叶生物量的RSD分别为0.57%,0.49%,0.76%。较低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质量分数在0.52%~0.59%,而最高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仅为0.29%。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密度与甘草侧枝和地下茎萌发的时间、复叶上的小叶数量、株高和地径生长量、芦头粗度、侧根数量、单株根和枝叶量、单株生物产量及甘草酸含量成负相关,与甘草群体生物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