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2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源性气管与支气管损伤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中气管与支气管损伤是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近20年来医源性气管与支气管损伤的病例明显增多,它们多发生于麻醉中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时.我科近3年来发生的4例医源性气管与支气管损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上消化道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贲门癌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后残余食管、残胃的运动功能改变。方法 用低顺应性三腔聚乙烯液压毛细管灌注导管对22例正常人和31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进行了食管压力测定。所有受检者均仰卧位,每次吞咽5ml水,采用定点牵拉法。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各部位的静息压、收缩压、收缩及松弛时间、传播速度。结果贲门癌患者手术前与正常人的各项指标(除下括约肌外)相比较,贲门癌患者食管下段收缩时间明显长于正常人。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数据比较:①手术后上括约肌收缩压明显高于手术前。②手术后食管上段静息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手术前。③手术后食管中段收缩压明显低于手术前。④手术后胃的压力明显低于手术前。⑤手术后食管中段静息压明显低于胃的压力。结论①贲门癌这一疾病并未改变食管运动功能。②手术后近期吻合口处有一高压带,可起到阻止胃腔正压向食管腔传递的压力屏障作用。③手术使食管中段收缩运动功能减弱。④术后反射性引起食管上段收缩增强,从功能上讲似能阻止可能发生的食管咽返流。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全国食管良性疾病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食管良性疾病学组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食管良性疾病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9月 17日至 19日在石家庄召开。全国 2 1个省、市、自治区代表 12 0余人参会 ;会议收到稿件 144篇。有多名全国著名食管外科专家到会 ,并在会上做了专题讲座。本次会议无论稿件的数量、质量、到会知名专家人数和讲座之多 ,均超过往届会议 ,是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与往届会议相比 ,本次会议有多篇关于食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文章 ,如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谷仲平的“胃食管反流病食管上皮早期超微结构改变的研…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端端吻合的测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人认为食管癌切除后保留食管末端(包括食管下括约肌)、食管端端吻合并行胃底折叠术可防止术后的胃食管返流。作者对行此术式的14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食管压力测定。术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在正常范围,为2.57±0.21kPa,与正常人对照组2.51±0.48kPa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到1.66±0.40kPa,与术前值有明显差别(P<0.05)。手术后胸腔胃压力为1.09±0.44kPa,残余食管压力为1.02±0.36kPa,相差无几,说明食管与胃之间存在一共通腔。可以认为,保留的食管下括约肌已不再能起抗返流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2年11月至1991年10月共为晚期贲门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35例,减状手术23例。本文对两种手术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晚期贲门癌患者选择手术时提供参考。临床资料全胃切除组男性32例,女性3例·年龄26~66岁。经胸手术20例,经腹1例,胸腹联合切口14例。瘤体长径为10~25cm,侵犯胰腺21例,脾门11例、膈肌9例、肝左叶4例和革袋胃4例。进行脾切除10例,胰腺部分切除8例,同时切除脾和部分胰腺7例,肝左叶和部分膈肌切除各4例。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与空肠侧侧吻合(Larhay氏手术)30例,Roux-en-Y  相似文献   
6.
人食管胃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的结构及功能调节非常复杂.一般认为,人EGJ由食管下括约肌、远端食管以及胃底平滑肌形成的his角结构等共同形成,而人食管下括约肌又有别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由内层大弯侧套索纤维和小弯侧钩状纤维构成.红霉素(erythromycin)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是一种胃动素受体激动剂[1].本研究应用离体组织张力测定技术,探讨红霉素对人EGJ各类环行平滑肌张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与贲门癌切除术后胸、腹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管癌与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或腹内出血是一严重并发症。本文报告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1952至1983年所见的14例如下。临床资料首先,为了明确术后胸腔引流液量的正  相似文献   
8.
心脏刀刺伤抢救成功2例孟宪利,王其彰,宋玉忱,王福顺附属四院胸外科(050011)关键词心脏;外伤;心包填塞;大出血例1,男性,24岁。左前胸刀刺伤8小时急诊入院。查体:T37.3℃,P100,R30,Bp9.3/6.7kPa。气短、面色苍白、表情淡...  相似文献   
9.
人食管下括约肌(LES)结构或功能状态的异常是多种食管疾病的病理基础,LES压力的异常已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发病因素[1-6].但LES的调节机制仍未阐明,有关LES的舒缩调节机制仍是胸外科目前研究的热点,Ca2+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在肌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离体肌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测定在有钙或无钙溶液中4种肌条对乙酰胆碱反应的不同,观察钙离子对人食管下括约肌舒缩机制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返流病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发生并发症的部分病人需外科治疗。作者从1988年7月至1996年12月用各种抗返流手术方法治疗87例胃食管返流病人,其中包括77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8例短食管,2例食管旁疝。48例用Nissen胃底折叠术,11例用Belsey 4号手术,3例用Collis-Nissen手术,1例用Thor手术,24例用作者自己设计的贲门斜行套叠术。3例Nissen手术术后复发,全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6.9%(6/187)。从1993年开始施行贲门斜行套叠术,全部病人术后24h食管pH监测证明手术成功。结论:Nissen手术虽应用广泛,但难于操作和并发症多;相反,贲门斜行套叠术易于传授,疗效确实,有效地建立了抗返流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