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rs388915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为EH的诊断、治疗及易感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北方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0例(EH组)和442例体检血压正常者(正常对照组NT),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AT1R基因rs388915位点的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分组人群的差异。结果:rs388915位点在EH组和NT组的基因型分别为GG型23/8、AG型211/125、AA型393/30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9.5%/83.9%,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5%/16.1%。2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3;P=0.01)。显性模型、加性模型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3)。根据性别进行亚组分析,在女性人群中,EH组和NT组基因型分别为GG型7/3、AG型87/51、AA型132/127,2组之间基因型频率有差异(P=0.045);G等位基因频率28.7%/15.7%和A等位基因频率71.3%/84.3%,发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0)。男性人群中,2组(EH/NT)患者基因型分别为GG型6/5、AG型124/74、AA型261/17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G等位基因频率19.5%/16.3%和A等位基因频率81.5%/83.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rs388915等位基因与EH发病密切相关(P=0.024,OR=1.341,95%Cl=1.039~1.1731)。结论:AT1R基因rs388915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特别是在女性人群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增殖抑制基因第二内含子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正常血压人群500名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0名,提取血中白细胞基因组DNA后设计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引物进行定量多聚酶链反应,通过荧光定量方法确定该基因是否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多态性位点.结果 7个不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中有3种即rs873457、rs2336384和rs4846085的基因型频率在正常血压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P<0.05),分别为TT:TC:CC=21.8%:46.6%:31.6%/22.5%:53.0%:24.5%、CC:CA:AA=21.8%:46.8%:31.4%/22.8%:52.6%:24.6%及TT:TC:CC=22.6%:46.4%:31.0%/23.4%:51.8%:24.7%,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血压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别(P<0.05),分别为T:C=45.1%:51.0%/49.0%:51.0%、C:A=45.2%:54.8%/49.1%:50.9%及T:C=45.8%:54.2%/49.1%:50.6%,其余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正常血压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对不同性别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男性正常血压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的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P<0.05或P<0.01),而在女性正常血压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体质指数、年龄和基因型与血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P<0.05).在进行了年龄和性别调整后,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和rs873457与血压密切相关.单倍体型分析发现C-G-A-A-A-C-C(以 rs873457、rs2336384、rs1474868、rs4846065、rs4240897、rsrs2236055和 rs873458为序)无论在总体人群、男性还是女性人群中,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P<0.01).结论 增殖抑制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尤其是男性高血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牛秋丽  刘雅  温绍君 《中国医药》2010,5(9):779-78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EH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研究数据显示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只有25%-40%达标,并且这种情况在近30年都未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探讨NT-proBNP作为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客观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顺序入选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行NT-proBNP检测的患者844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和不同梗死相关血管进行分组,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等分析对比各组间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NT-proBNP水平升高,左房直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NT-proBNP水平、患者年龄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升高,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年龄、左房直径、LVEDd、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NT-proBN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NT-proBNP可能会成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牛秋丽  张鑫  王晶  王长远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9):124-126,132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收治14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访30天,根据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32例和生存组115例。分别比较两组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PLR、NL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比较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比较PLR、NLR和PCT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死亡组PCT、NLR、PLR和APACHE Ⅱ评分均大于生存组(P<0.05);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均有相关性(r=0.334,0.248,P<0.01)。PLR预测死亡的AUC为0.705(95% CI:0.619~0.791),PCT的AUC为0.728(95% CI:0.634~0.822),NLR的AUC为0.716 (95%CI:0.620~0.811),NLR、PLR的AUC与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0,0.726),NLR、PLR预测死亡的AUC均小于APACHE Ⅱ评分(P=0.006,0.001)。结论 PLR和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PLR和NLR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但预测价值仍小于APACHE Ⅱ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结构,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分析其与心肌损伤的联系。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人ACE2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修饰位点、空间结构、组织表达、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序列同源性等多方面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人ACE2是酸性的不稳定性亲水性蛋白,信号肽和跨膜区域皆有,定位于细胞膜和胞外基质的可能性最大。二级结构含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属于Gluzincin和Collectrin超家族。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以及组织表达等分析显示,主要功能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性动脉血压调控;参与血管紧张素原对血管紧张素的代谢过程等多种信号通路。它在人体多个组织存在特异性表达,心脏位居前列。结论 人ACE2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在很多机制上都可以试着开展与心肌损伤关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344C/T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新发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均来自北京市昌平地区的常住汉族人群,予以贝那普利口服治疗8w,利用TaqMan MGB等位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患者-344C/T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结果:治疗后,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舒张压降低幅度分别为(13.50±4.91)mmHg(1mmHg=0.133 kPa)和(12.00±6.57)mmHg,高于CC基因型患者(8.64±6.7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ACEI类药物降压疗效的因素进行校正后,此多态性位点与治疗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有关(R2=0.052,P=0.023)。结论:醛固酮合酶基因-344C/T多态性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敏感性有关,T等位基因携带者服用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融合基因2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线粒体融合基因2是一个新发现的负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低表达,但其调控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线粒体融合基因2的转录和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使用在线软件,对线粒体融合基因2上游5’端的启动子分布、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CpG岛、TATA box分析、保守区域等进行分析.同时对该区SNP的分布及其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线粒体融合基因2上游5 '端存在5个启动子,但是起核心作用的可能只有2个;有2个保守区域,存在69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后者主要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殖与分化和MAPK、STA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一个CpG岛;15个TATA box,有8个处于-2000 bp以内;32个SNP位点,其中9个处于核心启动子区,5个可能会影响线粒体融合基因2的转录.结论 线粒体融合基因2上游5 '端-400 bp以内可能存在着核心启动子,该启动子区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与线粒体融合基因2功能相关的转录因子.同时,启动子区存在的大量SNP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39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22例和尼卡地平组17例,分别给予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降压,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5、10、15、20、25、30、60min、2h及离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MAP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与治疗前收缩压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h舒张压和MAP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乌拉地尔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症状的缓解及对收缩压降压效果相当;乌拉地尔起效更快且有进一步使舒张压和MAP降低的趋势;2组均可使心率下降,尼卡地平治疗早期患者心率可一过性上升,但并不显著增加心率;2种药物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包液和血液中心钠素含量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需行瓣膜置换术患者33例,术中留取心包液和静脉血,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心包液和血浆中心钠素的含量,分析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患者心包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心钠素,明显高于血浆中的水平[(0.61±0.49)μg/L比(0.45±0.18)μg/L,P=0.046];射血分数<50%的患者心包液中心钠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射血分数≥50%的患者[(0.98±0.81)μg/L比(0.48±0.18)μg/L].结论 人心包液中的心钠素可能和血液中的心钠素一样参与心功能的调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the levels o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in pericardial fluid and plasma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s.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33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heart surgery for either heart valvuloplasty or valve replacement. ANP concentrations in the plasma, pericardial fluid, and pericardial tissu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of radioimmunoassay (RIA). Results The level of ANP in human pericardial flui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lasma (0.614±0.486 ng/ml vs 0. 451 ±0. 184 ng/ml, P =0. 046). The ANP concentration in pericardi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 50%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LVEF ≥50%. Conclusion The ANP in the pericardial fluid may be involved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