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经阿霉素(ADR)处理的人乳腺癌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ADR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分为实验组(以不同浓度ADR处理细胞)及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MCF-7/S细胞的抑制率(IR);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R;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ADR作用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DR抑制MCF-7/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0.128mg/L;0.25、2、5μg/mlADR处理的MCF-7/S细胞的AR分别为0.171、0.184、0.259,而对照组MCF-7/S细胞的AR为0.04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μg/ml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为986.8±207.4,而对照组为131.7±31.9,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μg/ml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AR与其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γ=0.998,P=0.037)。结论ADR能抑制MCF-7/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理可能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47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光华  刘展 《江西医药》2005,40(11):703-70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的预后相关因素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7例PGI—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按上述变量分组,分别统计其3年及5年生存率,探讨各变量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所有病例均随访5年以上,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3%(26/47)、42.6%(20/47);(2)3年和5年生存牢:Ⅰ、Ⅱ期患者为65.7%(23/35)、51.4%(18/35),Ⅲ、Ⅳ期患者为25.0%(3/12)、16.7%(2/12)(P〈0.01)。肿块直径≤10cm者为80.0%(20/25)、64.0%(16/25),肿块直径〉10cm者为27.3%(6/22)、18.2%(4/22),(P〈0.01)。低度恶性者为82.4%(14/17)、64.7%(11/17),中/高度恶性者为40.0%(12/30)、30.0%(9/30),(P〈0.05)。B细胞型PGI—NHL为63.2%(24/38)、52.6%(20/38)。而T细胞型PGI—NHL为22.2%(2/9)、0.0%(0/9),(P〈0.01)。血清乳酸脱氢酶(Serumlactate dehydrogenase,LDH)≤5001U/L者为70.0%(21/30)、56.7%(17/30),LDH〉5001U/L者为29.4%(5/17)、17.6%(3/17),(P〈0.01)。手术+化疗组为71.0%(22/31)、58.1%(18/31),单纯手术组为25、0%(4/16)、12.5%(2/16),(P〈0.01)。结论 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免疫表型、血清乳酸脱氢酶高低、治疗措施为影响PGI—NHL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含吡喃阿霉素(CTOP)和表阿霉素(CEOP)的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别接受CTOP和CEOP方案治疗, 每3周为1周期, 最少治疗3周期。结果:CTOP组和CEOP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6.1 %、44.5 %。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5.9 %、82.7 %。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骨髓、胃肠道、血液和心脏毒性,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脱发发生率分别为31.3 %、62.7 %,CTOP组明显低于CEOP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OP与CEOP相比,疗效相近,脱发反应较轻,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75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年 6月至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75例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资料。临床分期按AnnArbor分期及肿瘤局部侵犯范围分区标准。预后判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75例 5年生存率为 5 0 .7% ( 3 8/ 75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①病理类型 ,鼻型NK /T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均未超过 3年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61.5 % ( 8/ 13 )和 3 0 .7% ( 4 / 13 ) ,预后极差。②临床分期 ,Ⅰ、Ⅱ、Ⅲ和Ⅳ期 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 ( 2 0 / 2 8)、5 4.5 % ( 12 / 2 2 )、42 .9% ( 6/ 14 )和 0 ( 0 / 11) (P <0 .0 1)。③肿瘤局部侵犯范围 ,T1区、T 2区、T 3区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4.1% ( 2 0 / 2 7)、45 .2 % ( 14 / 3 1)和 2 3 .5 % ( 4 / 17) (P <0 .0 1) ,肿瘤局部侵犯范围对预后有显著影响。④治疗方法 ,放化疗综合治疗、单纯放疗和单纯化疗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8.4% ( 2 6/ 3 8)、44 .1% ( 12 / 2 7)和 0 ( 0 / 10 ) (P <0 .0 5 )。结论 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肿瘤局部侵犯范围是影响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预后因素 ,应采用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DHA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DHAP方案包括DDP 100mg/m^2,静滴,第1d,阿糖胞营1g/m^2,静滴3h,2h重复1次,第1~2d;地塞米松40mg/m^2,静滴,第1~4d。3周重复1次,连用2~6周期。结果:全组21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DHAP方案,CR5例(23.8%),PR7例(33.3%),总有效率57.1%(12/21)。毒副反应主要足白细胞和血小板降率分别是95.2%和38.1%,Ⅲ、Ⅳ度白细胞下降为33.3%、14.3%。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率足19%。结论:DHAP方案治疗难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较为满意,虽有血液学毒性,但病人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h2(GSRh2)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GSRh2对体外培养的Bel740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和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凋亡相关基因产物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①MTT比色法测定显示,Bel7404细胞经GSRh2作用后生长受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7.6μgml。②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GSRh2能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③当GSRh2浓度由12.5μgml增加至50.0μgml时,细胞凋亡率(AR)依次升高;但GSRh2浓度进一步增加时,AR未见相应升高。④GSRh2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⑤GSRh2处理细胞后,突变型p53表达下调而Bax表达上调,Bcl2在GSRh2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①GSRh2能抑制体外培养的Bel740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②GSRh2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Bax表达、下调突变型p53表达以及阻滞细胞周期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樊光华  刘敏知  朱凤飞 《安徽医学》2012,33(10):1371-1374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QOL)、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43例ⅢB~Ⅳ期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M化疗,1 200 mg/m2,第1、8 d;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的第1 d至第14 d以康艾注射液50 ml/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两组均21 d为1疗程;连用2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QOL和毒副反应;反映QOL的指标包括KPS评分、疼痛程度和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3%vs.19.05%,χ2=0.0879,P0.005);治疗组的KP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应用FACT-L进行评估,亦显示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治疗组中治疗相关的血液系统毒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减轻老年NSCLC患者GEM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参皂甙-Rh2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h2(GS-Rh2)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GS-Rh2对体外培养的Bel-740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和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凋亡相关基因产物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①MTT比色法测定显示,Bel-7404细胞经GS-Rh2作用后生长受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7.6 μg/ml.②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GS-Rh2能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③当GS-Rh2浓度由12.5 μg/ml增加至50.0 μg/ml时,细胞凋亡率(AR)依次升高;但GS-Rh2浓度进一步增加时,AR未见相应升高.④GS-Rh2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⑤GS-Rh2处理细胞后,突变型p53表达下调而Bax表达上调,Bcl-2在GS-Rh2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①GS-Rh2能抑制体外培养的Bel-740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②GS-Rh2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Bax表达、下调突变型p53表达以及阻滞细胞周期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甙-Rh2诱导人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h2(GS-Rh2)诱导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S-Rh2对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术证实GS-Rh2具有诱导凋亡作用。细胞凋亡(AR)随GS-Rh2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当GS-Rh2浓度由12.5μg/ml增至50.0μg/ml时,AR由16.2%升高至27.5%,但GS-Rh2浓度由50.0μg/ml进一步增至100.0μg/ml后,AR未见相应升高;GS-Rh2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 GS-Rh2能诱导体外培养的Bel-7404细胞凋亡;GS-Rh2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已取代单纯放疗而成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肺上沟瘤是NSCLC的一个独特的临床亚型。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术前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肺上沟瘤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56例肺上沟瘤随机分组,26例进入同期放化疗组,30例进入单纯放疗组。同期放化疗组化疗方案:异长春花碱15-18mg/m^2第1、8天,顺铂60mg/m^2第1天;放射治疗从第一天开始,放疗总剂量为45Gy,1.8-2.0Gy/次,每周5次,共5周时间。单纯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案同同期放化疗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同期放化疗组的手术完整切除率(92.3%)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0.0%)(P〈0.05);同期放化疗组完全病理缓解率(84.6%)、2年生存率(92.3%)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分别为33.3%和46.7%)(P〈0.01,P〈0.01)。同期放化疗组的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为23.1%,而单独放疗组分别为6.7%和0(P〈0.01,P〈0.01)。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有提高肺上沟瘤远期生存率的可能性,虽毒性反应增加,但患者均能耐受,正逐步成为肺上沟瘤新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