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脑动脉痉挛的发生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400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对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共470例次,其中,52例在造影后接受了介入治疗。造影剂为含碘300mg/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对造影和治疗过程中出现重度CVS者经导管注入0.3%罂粟碱10mL解痉。结果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CVS的发生率为17.7%(83/470),其表现为颈动脉管壁不光整,呈波浪状14例(16.9%),颈动脉管腔轻度变窄36例(43.4%),中度25例(30.1%),重度6例(7.2%),颈内动脉不显影2例(2.4%)。轻至中度CVS未作特殊治疗,无不良反应或后遗症发生;8例重度痉挛者经导管注入罂粟碱后6例明显缓解,1例遗留后遗症,1例病死。结论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CVS的发生率不容忽视,造影剂的高渗刺激、导管导丝机械性刺激和血管内压力改变是CVS的高危因素,动脉内注入罂粟碱有良好的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叶酸与维生素B_(12)浓度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对199例健康体检人群行B超检查,其中NAFLD 67例,正常对照组132例,分别检测血浆Hcy、叶酸与维生素B_(12)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FLD患者血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8.64±11.2μmol/L vs 12.49±6.4μmol/L,P<0.01),并且Hcy与叶酸、维生素B_(12)呈直线负相关(r=-0.381,P<0.01;r=-0.561,P<0.001)结论:NAFLD患者血Hcy增高,高Hcy血症可能是NAFLD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晚期消化道肿瘤经内镜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术后近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67例化疗粒子植入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LISA 方法检测细胞因子。76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健康者相比,消化道肿瘤患者粒子植入术前CD3^+、CD4^+、CD4^+/CD8^+及NK细胞明显减少[(53.56±6.25)%、(26.59±4.43)%、0.67±0.48、(21.27±3.22)% vs.(70.34±3.26)%、(43.09±4.57)%、1.72±0.91、(37.08±5.90)%,P<0.01];CD8^+明显增多[(39.26±4.81)%,P<0.01]。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IL-2、IL-12水平明显降低[(192.37±35.24)ng/L、(38.43±11.68)ng/L, P<0.01];IL-6、IL-8、IL-10、TNF-α水平明显增高[(79.89±45.27) ng/L、(148.25±64.12) ng/L、(79.54±14.76)ng/ml、(289.23±71.45)pg/ml,P<0.01];植入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及NK细胞、IL-2、IL-12水平虽低于正常健康者,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5.98±0.19)%、(30.25±0.46)%、0.90±0.24、(23.56±2.81)%、(234.12±28.69)ng/L、(56.98±15.37)ng/L,P<0.01];CD8^+、IL-6、IL-8、IL-10、TNF-α水平虽高于正常健康者,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3.45±0.39)%、(56.32±15.67) ng/L、(112.34±44.45) ng/L、(68.42±9.75)ng/ml、(243.58±23.64)pg/ml,P<0.01]。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经内镜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后,免疫功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动脉造影表现和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因外科手术或介入插管引起的血管损伤患者中15例接受了动脉造影,10例经导管进行了栓塞治疗.结果 15例动脉造影发现对比剂外溢6例,假性动脉瘤6例,动静脉瘘1例,动脉夹层闭塞2例.10例栓塞治疗的患者中7例出血停止,随访期间(2周~1月)内无再出血;1例栓塞后40 h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于栓塞后2 d和9 d出血复发,分别经再次栓塞和外科手术后痊愈. 结论 动脉造影对医源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动脉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乳腺癌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术前有针对性乳腺癌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对乳腺癌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对经活检证实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前4周,应用介入技术选择插管至患侧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及胸外侧动脉内,根据肿瘤供血情况及肿块所处乳腺部位用ADM、MMC、5-FU对乳腺癌供血区及其转移途径之淋巴结供血区有针对性地分配化疗药量进行灌注化疗。结果乳腺由多支动脉供血,本组56例乳腺癌患者中,78%肿块在DSA造影中可见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临床有效率84%,术后病理:20%病例提示肿物大片凝固坏死,未见癌细胞浸润,80%病例提示肿物灶性凝固坏死,乳腺导管及间质内见残存少量癌细胞。结论乳腺癌血供与其肿块所在乳腺部位有关,乳腺癌供血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是可行的、有效的乳腺癌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慧君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92-2493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对26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穿刺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胸腔积液患者用该方法治疗普遍耐受,治疗效果好。结论该方法比常规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的方法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孕39周,使用日本岛津线性电子扫描超声波诊断仪(SDL-32),探头频率3.5M H z。检查前,膀胱中度充盈有利于观察前置胎盘情况,检查时,孕妇仰卧位,先常规扫描胎头、脊柱胎盘位置、胎心搏动次数、羊水及脐带回声等。常规检查发现子宫下段靠近胎儿头部上方,大小60.1m m×27.7m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诱导的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组织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变化,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1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100±20)g,随机选出50只以备造模,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组。在造模成功的大鼠中再随机选出10只作为模型组。②实验方法:采用10mg牛Ⅱ型胶原与100mg弗氏不完全佐剂和60mg卡介苗充分研磨后,以每支每点0.1~0.2mL(1g/L)从大鼠背部尾根部多点皮下注射,于10d后按上述方法和剂量再次重复免疫和制作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③实验评估:初次免疫后7周,剥离膝关节滑膜,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切除另侧膝关节滑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用Metamorph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计算每个视野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阳性面积比,以其作为阳性反应细胞密度。结果:纳入大鼠60只,20只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关节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密度为0.75±0.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阳性密度为0.48±0.17,与对照组0.78±0.2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变化与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