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过伸功能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前凸角度丢失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58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49~85岁(平均64.8岁)。术前测量患者中立侧位X线片上的T1倾斜角、矢状面垂直轴(SVA),以及中立侧位、过伸位X线片的C2~C7 Cobb角。随访12~24个月,术后再次测量中立侧位X线片上的C2~C7 Cobb角。术前颈椎过伸功能测量值为术前过伸位X线片C2~C7 Cobb角度减去术前中立侧位X线片C2~C7 Cobb角。前凸角度丢失量为术前中立侧位片C2~C7 Cobb角减去末次随访时中立侧位片C2~C7 Cobb角。依据58例患者术前颈椎过伸功能均值(8.7°)分为两组,≥8.7°为A组,<8.7°为 B 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影像及临床资料,同时对5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25例患者年龄54~83岁,B组33例患者年龄49~85岁,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A组颈椎过伸功能(14.09°±4.75°)大于B组(4.62°±2.54°),A组T1倾斜角(17.00°±3.40°)小于B组(29.68°±6.34°),颈椎前凸角度丢失[1.10(-0.85,4.00)]小于B组[8.60 (7.7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颈椎过伸功能与前凸角度丢失之间呈负相关(r=-0.965, P<0.01),T1倾斜角与前凸角度丢失之间呈正相关(r=0.954, P<0.01),颈椎过伸功能与T1倾斜角呈负相关(r=-0.900, P<0.01);SVA与T1倾斜角、颈椎过伸功能、术后前凸角度丢失均无相关性(r=-0.065、0.216、-0.202, P>0.05)。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过伸角度变化、SVA及T1倾斜角均无相关性(r=0.201、-0.034、-0.213, P值均>0.05)。A组术后JOA改善率为69%±23%,B 组术后JOA改善率为62%±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7, P>0.05)。术后Odom's分级评价A组优良率为88.0%(22/25),B组优良率为63.6%(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03, P<0.05)。结论 对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颈椎过伸功能与前凸角度丢失存在相关性,术前过伸功能越低,术后越易发生前凸角度丢失,可作为术前预判术后颈椎曲度变化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2.
尿十项分析仪自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以来,其检测尿白细胞的结果与镜检尿白细胞结果的符合率一直为检验人员及临床医师所关注,本文对此作一比较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本院住院患者新鲜晨尿800份。1.2 仪器与试剂 美国CLINITEK-200型尿液十项分析仪(简称分析仪);澳大利亚拜耳公司产尿液十项检测试纸条。1.3 方法 严格按照尿十项分析仪操作规程,将尿十项试纸条浸入尿液约2s取出,在滤纸上吸去多余尿液置于分析仪中检测,同时取同份尿标本在高倍镜下计数10个视野中白细胞数并取其平均数。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fPSA/tPSA与血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粒子免疫荧光捕获法和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和tPSA及血清激素水平。[结果]单因素F/T比值与血清LH、FSH和T呈现负相关关系(TLH=4.322,P=0.0025;TFSH=2.753,P=0.025;tT=5.719,P=0.0004),与E2呈现正相关关系(t=3.549,P=0.007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诸多因素中FSH和T对F/T比值影响最大(tFSH=2.81,P=0.0263;tT=5.61,P=0.0008),决定系数依次为80.35%和88.09%:多因素和主成分决定系数均为91.18%;累计贡献率最大者为99.37%(E2)和100(T),聚类分析显示F/T比值与血清E2和T关系最为密切。[结论]研究提示前列腺癌患者F/T比值与血清睾酮(T)呈现出较为直接的负相关关系,与血清雌二醇(E2)呈现出间接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女,20岁,体重53kg,ASA分级(美国麻醉委员会制订麻醉学病情分级)Ⅰ级,因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于2006年11月27日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开取胚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携带人降钙素(C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hCT转染L-6成肌细胞,检测该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为下一步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利用L ipofectam ineTM2000转染pcDNA3.0-hCT到L-6成肌细胞中;经G418筛选成功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人降钙素基因的表达,并检测细胞外分泌情况。结果从分子水平上成功检测到降钙素基因的表达;并且在培养液中检测到了平均42.22ng/106/24h浓度降钙素分泌。结论成功转染人降钙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hCT于成肌细胞中,并可以在其中持续稳定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跖屈僵直是胫腓骨、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2000年6月~2004年6月用可牵伸外固定架牵引治疗踝关节跖屈僵直15例,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3~52岁,平均32.0岁。胫腓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损伤致踝关节僵直10例,踝关节部软组织损伤后致踝关节僵直5例。踝关节跖曲挛缩最大40°,最小15°,平均25°。僵直时间4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其中5例早期行切开手术治疗。1.2方法外固定架的结构,①足踝部件由一个U形的半环构成,U形半环置于足的前部,通过两个铰链式结…  相似文献   
7.
彩超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在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殿虎  杨恺 《现代医院》2010,10(6):92-9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组患者及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斑块分布、性质及动脉管腔狭窄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中,粥样斑块形成124例(77.5%),对照组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29例(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脑梗死组中软斑、混合斑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梗死侧与粥样斑块具有同侧相关性(p〈0.01);脑梗死组中软斑、混合斑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发生基本相似,但脑梗死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临床上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维族和汉族前列腺癌患者PSA与激素水平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疾病患者PSA和激素水平的差异性.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维族和汉族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和激素水平.结果 维族和汉族前列腺癌患者间PSN和激素水平分别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LH=32.19,tFSH=19.72,tE2=21.82,tT=4.05,ttesA=20.54,tPSAf/t=4.16,P<0.05),均表现为汉族前列腺癌患者高于维族.结论 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和激素水平存在差异,其临床意义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9.
杨恺 《家庭护士》2007,5(2):80-80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护理教育在考试管理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不利于护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护理专业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抗毒素(以下简称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局部及全身过敏反应。因此应先做皮内试验,而后进行不同次数的注射。以往教课书的判断标准为:局部无红肿为阴性;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全身反应为阳性。为了解决原判断标准存在的阳性率较高,注射时间长,病人痛苦大的不足,1983年我们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标准,即不单一强调局部红晕和皮丘面积的大小,只要未出现下述之阳性表现者为阴性;即:皮试局部皮肤肿胀、发花,出现风团,有伪足或痒感和皮丘虽小于1cm,但局部表皮红晕,颜色分布不均匀;红中伴白点以及有全身过敏反应者为阳性。现总结如下: 设置了两个组,试验组197例,按试验标准进行判断注射;对照组65例,按原标准进行判断注射。皮试剂量均为15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