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高浓度的兔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方法:抽取兔双下肢骨髓,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应用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FGF联合诱导培养传代细胞,观察诱导前和诱导后第2代、3代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对培养所得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测CD34、CD133、CD3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培养细胞第2 d出现簇状贴壁生长,第4 d由圆形变成纺锤形,呈条索状排列.与诱导前相比,诱导后第2代细胞CD34、CD133和CD31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诱导后第3代细胞CD34细胞阳性率无明显改变,CD133细胞阳性率明显下降,CD31细胞阳性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兔骨髓源的单个核细胞可以在体外分离培养,诱导所得细胞具有EPC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在尿道缺损修复术后改善新尿道组织血液循环的效果.方法:分离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并体外诱导分化为EPC.12只尿道缺损模型兔尿道修复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4只.将EPC点状注射于实验组兔尿道吻合口处及其外层的皮下组织中,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空白细胞培养基处理,于术后4周、12周分别观察2组新尿道组织中毛细血管数目.结果:分离所得的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经诱导培养,细胞表型由CD34 CD133 CD31 逐渐转变成CD34 CD133CD31 .将CD34 CD133-CD31 细胞用于尿道修复,修复后4周、12周实验组新尿道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可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EPC,EPC可促进尿道缺损修复术后新尿道组织的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3.
高钾血症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即血清钾〉5.mmol/L.临床上根据血钾升高程度分为轻(5.5—6.0mmol/L)、中(6.0—7.Ommol/L)、重度(〉7.Ommol/L),通常可由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为调查高钾血症常见病因及临床症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笔者选取近年来我院治疗的53例高钾血症患者,分别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以比较两种方法对高钾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yk2)蛋白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该肿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取膀胱癌病灶标本为观察组,另取相应患者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观察组、对照组Pyk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对比。分析Pyk2蛋白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Pyk2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效果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Pyk2蛋白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yk2蛋白表达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灶数等因素无关,而与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yk2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水平均低于Pyk2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结论Pyk2蛋白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病灶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表达情况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灶的浸润、转移、分期有密切关系,并与患者的肿瘤预后效果显著相关。Pyk2蛋白的检测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情评估、预后效果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的细胞增殖与神经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先天性肾积水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9000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病例组)和15例正常输尿管组(正常组)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在病例组中13例阳性表达,主要位于黏膜层及纤维结缔组织层;4例阴性表达,但存在肌层肥厚.正常组中2例PCNA阳性表达,13例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在病例组表达减少或缺如,5例阳性表达但减少,12例无表达;正常组13例NPY表达明显,2例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的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布减少在先天性肾积水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者供肾儿童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供者为男性,年龄49岁,属“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中的中国三类;受者为男性,14岁,原发病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取供者右侧肾脏作为供肾,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者髂总动脉、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肾输尿管内置带线双J管后与受者膀胱行隧道式包埋手术,将移植肾放置于受者右侧髂窝上方腹膜后腔.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2 min,冷缺血时间为2h.使用巴利昔单抗和甲泼尼龙行免疫诱导治疗,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 术后1d时,受者出现ALT急剧升高,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后,ALT降至正常;术后3d时,受者出现腹部肠道不完全梗阻症状,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时,受者顺利出院,至今随访6个月,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 心脏死亡供者供肾儿童肾移植手术安全、有效,但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前血脂水平与术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将肾移植术后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别统计术前患者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肾移植术后患者术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高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肾移植术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9.
后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肾囊肿33例。结果33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术后住院3~7d,术后半年复查B超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PCNA和TGF-β3在9例正常肾组织和21例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两者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PCNA在肾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3%(20/21)和33.33%(3/9),而TGF-β3在肾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04%(4/21)和66.67%(6/9);PCNA和TGF-β3在肾母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NA和TGF-β3可能在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中起作用,并可能与肾母细胞瘤组织细胞的转化及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