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Roth)Alston又名马豆,为豆科云实属植物,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除湿、杀虫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痢疾、疟疾、消渴、小儿疳积等疾病。有关云实化学成分研究报道不多,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前文报道了该植物中7个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现报道另7个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2.
互叶醉鱼草中的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冲  张承忠  姚华 《中草药》1994,25(5):227-228
从互叶醉鱼草地上部分分出3个环烯醚萜甙粉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测定结构为6-Ocinnamoylcatalpol(I),specioside(Ⅱ)和6-O-cis-p-coumaroylcatalpol(Ⅲ)。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自然界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昏迷患者采用多次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平坦波型昏迷死亡率较高(94.7%),慢波型昏迷死亡率较低(30.3%),且预后较好。结论:对昏迷病人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可提高对预后评估及脑死亡的正确判断率。  相似文献   
4.
多导睡眠图监测发作性睡病1例报告李冲,杜好瑞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3岁,学生。五年前某晚被其父踢一脚后(臀部,无外伤),当夜发高热,体温达39℃,意识朦胧,服用阿斯匹林3/4片后,体温降至正常。次日上午10时开始出现发作性打瞌睡,1日数次,每次历时约...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类型与动态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类型与动态脑电图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康泰公司KT98- 2 0 0 0A型 2 4h动态脑电图系统 (2 4hAEEG) ,对 96例脑瘫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 ,分析各型脑瘫脑电图特征。结果 脑瘫患儿的动态脑电图总异常率为 82 .2 9% ,痉挛型脑瘫脑电图异常率和样放电检出率最高 ;手足徐动型脑电图异常率最低 ,脑瘫并癫、智力障碍、小头畸形的动态脑电图异常率高。结论 脑瘫患儿的动态脑电图异常率与脑瘫类型及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魏玉辉  武新安  张承忠  李冲 《中药材》2005,28(8):658-660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七个化合物,分别是: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nic acid,Ⅰ),棕榈酸(palmitic acid,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Ⅲ),大黄酚甲醚(chrysophanol-8-Me ether,Ⅳ),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Ⅴ),大黄酚-8-O-葡萄糖甙(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Ⅵ)和2,5-二甲基-7-甲氧基色原酮(2,5-dimethyl-7-methoxychromone Ⅶ).结论:该七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二组各有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于拔管后实施普通鼻导管氧疗,观察组于拔管后实施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治疗耐受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插管率、谵妄发生率、误吸发生率、28天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拔管之后进行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能获得更佳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8.
白花泡桐叶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白花泡桐叶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花泡桐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19β-三羟基-乌苏酸-28-O-β-D-吡喃半乳糖苷(1,3α-羟基-乌苏酸(2,19α-羟基-乌苏酸(坡模酸(3,乌苏酸(熊果酸(4,23-羟基-乌苏酸(5,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6,3β,28-二羟基-乌苏烷(7,2α,3α,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2α, 3β, 19, 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9,2α-羟基-齐墩果酸(山楂酸(10,arjunic acid(11。结论 化合物3,5~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白花泡桐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花泡桐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花泡桐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mimulone(Ⅰ)、洋芹素(Ⅱ)、木樨草素(Ⅲ)、2d,3p,19β-三羟基-乌苏酸-28-O—β—D-毗喃半乳糖苷(anserinoside,Ⅳ)、3d-羟基-熊果酸(Ⅴ)、熊果酸(Ⅵ)、胡萝卜苷(Ⅶ)、β-谷甾醇(Ⅷ)。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白花泡桐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李冲  张承忠 《中草药》1999,30(7):482-484
从黑参根中分得2个去甲基单萜苷,edichlaris-lactone-1-O-β-D-glcoside(Ⅰ);ning-pogosideB(Ⅱ)。上述化合物系首次从马先蒿属植物中分得。其中Ⅰ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以及其相对构型主要通过IR、MS、NMR光谱,包括2DNMR和NOEsy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