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分析5例不同组织类型的肝脏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这些恶性肿瘤的识别能力。方法 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肝脏少见恶性肿瘤5例,均行CT检查,其中肝肉瘤3例(包括血管肉瘤1例,恶性间叶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类癌2例)。结果 上述肝脏恶性肿瘤表现多样化,恶性间叶瘤以儿童肝内巨大单发囊性为主病灶;肝血管肉瘤表现为肝内多发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可合并坏死、囊变及新鲜出血,无肝硬化基础;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肝右叶单发巨块低密度病灶,可伴纤维分隔,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具有诊断价值;类癌CT特征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病灶,密度不均匀,呈单房或多房,增强表现实质部分强化,伴类癌综合征时更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本组分析的5例肝脏恶性肿瘤临床均较少见,各种病理类型的此类肿瘤有其相似和不同的CT征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应在临床诊断中考虑到上述肿瘤的可能,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评估深度学习方法在鼻咽侧位X线片上自动测量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X线图像被人工标注并分为训练、验证和测试数据集。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对多分类U-Net和Res U-Net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分别用两种方法对测试集图像进行分割。将两种方法的分割结果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佳的分割方法,并利用Matlab所构建的测量模型自动测量腺样体/鼻咽腔(A/N)比值。将自动测量方法(AMS)测得的A/N值分别与由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手工测量的A/N值进行比较。以主任医师的测量结果为标准,计算AMS、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准确率。结果:与U-Net相比,Res U-Net在测试集有更好的分割性能,并获得了总体上与主治医师水平相当,但比住院医师更准确的A/N结果。在对正常、中度肥大和病理性肥大腺样体的分级中,AMS的准确率分别为93.75%、93.02%和96.00%,主治医师的准确率分别为100%、83.72%和96.00%,而住院医师的准确率分别为68.75%、69.77%和84.0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组、中度肥大组以及病理性肥大组中AMS与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的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MS与住院医师在正常组和中度肥大组中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性肥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S所需的测量时间分别为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手工测量时间的22%、21%和18%,AMS与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测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基于Res U-Net的自动测量方法可以快速测量腺样体A/N比值,达到主治医师的测量水平,且能够提高住院医师的测量水平,辅助各级医师减少测量所需时间,有助于临床快速、精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螺旋CT扫描结合CA19-9检测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结合CAl9-9对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7例在我院行螺旋CT双期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全部患者均有术前血清CAl9-9检测结果。结果CT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达100%,对可切除性判断准确率只有78.57%。胰腺癌病人中CAl9-9的阳性率为82.86%,CAl9-9与肿瘤大小有关;CAl9—9在可切除组与不可切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结合CAl9-9在判定胰腺癌不可切除性方面有一定价值,尚不能得出CAl9-9对协助CT判定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有肯定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动态CT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的方法 和价值.方法 分别在屈膝0°、10°、20°、30°时用CT检测30例60膝髌股关节,观察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髌股关节的排列,测量各屈曲度髌股关节的股骨滑车角、相称角及外侧髌股角,分析不同角度对髌股排列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本组分别在膝关节0°、10°、20°、30°选取髌骨棘与股骨滑车凹最深的层面测量,有15膝的相称角大于16°,为髌骨外侧半脱位,16膝为髌骨外倾,10膝髌骨外侧倾斜合并半脱位.统计学分析证实膝关节屈曲10°和20°对髌骨外倾、半脱位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CT能评估髌股关节排列,膝关节屈曲10°和20°是诊断髌股关节排列异常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Seldinger技术在囊肿硬化及脓肿抽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引导下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费用低已经为临床所接受^[1.2]。其中囊肿硬化治疗及脓肿引流治疗应用更广。我们参照Seldinger技术,提出一套适合囊肿硬化治疗及脓肿抽吸的方法。现将所用材料、操作方法介绍如下,并将依此治疗的44例病例与依传统方法所治病例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并选择最优化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1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为32~87岁,平均67岁),其中,61例用螺旋CT检查,82例用常规CT检查。结果: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08%(58/61)和92.68%(76/82),P<0.05;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80%(56/61)和75.60%(62/82)。螺旋CT显示梗阻部位的正确率随扫描期的不同而异,平扫为62.30%,动脉期为63.33%,而静脉期则高达93.55%,P<0.05。结论: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CT。当使用螺旋CT检查该病时,选择静脉期5mm薄扫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小肠间质瘤CT表现及不同危险性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及不同危险性CT征象.方法 回顾性观察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CT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所见相对照;分析依据病理组织学分级的不同危险性组别的CT征象,并对其差别进行x2检验.结果 肿瘤起源于空肠9例,回肠13例,十二指肠3例.黏膜下型2例,肌壁间型13例,浆膜下型10例.病理分型:高危12例,中危7例,低危5例,极低危1例.典型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多外向性生长,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与病理对照为坏死囊变、黏液变性及空洞或窦道形成.肠系膜脂肪受侵呈点索状高密度.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动静脉期强化峰值变化不大.小肠间质瘤以5 cm为界的大小、形态是否规则、密度是否均匀、强化动脉期有无血管样影,在不同危险性组别(极低危及低危险组与中高危险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肠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危险性肿瘤的某些CT征象有差异性,中高危险性多表现为直径大于5 cm、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见血管样强化.  相似文献   
9.
在钡灌肠检查中,尽管应用双重对比技术、平滑肌松弛剂及检查前肠道准备及检查时格外仔细,由于盲肠残留物所致的充盈不足、老年人不能配合、钡不能保留等问题,钡灌肠对放射医师仍是一个困难问题。作者认为,此时超声可以做为辅助诊断的方法。作者对5例在钡灌肠检查显示盲肠充盈不良的老年病人,辅以线阵实时式超声扫描了5例,均有典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CT检查的目的是要确定有无梗阻、梗阻部位、范围及梗阻的原因,对于外科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径路、估价能否根治等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众多学者经验的积累,CT扫描机型的不断升级换代,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CT的作用日趋完善。尽管晚近MR胆系成像具有一定优势,然而CT及螺旋CT简便、快捷的实用价值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