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年来,重组生长激素已可以无限量的制备。近年来的研究已阐明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的影响及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的益处。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对人影响最大的是生活质量、骨骼健康及包括血清脂质谱、身体构成变化的心血管危险因子的改变,而这也正是生长激素替代治疗获益最显著之处。大量的证据显示了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尤其在改善骨代谢和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检测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Ad-apM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探讨Ad-apM1的抗氧化效应.方法 将Ad-apM1转染HUVEC,观察对HUVEC增殖的影响.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人脂联素蛋白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结果 Ad-apM1对HUVEC增殖无明显影响,用感染复数(MOI)为50的Ad-apM1转染HUVEC 24、48、72 h后培养液中脂联素浓度显著升高.转染AdapM1的HUVEC细胞SOD显著升高,而丙二醛显著降低(均P<0.05).100μmol/L H2O2处理HUVEC 6、12和24 h后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而转染Ad-apM1可逆转其作用(P<0.05).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Ad-apM1能有效转染HUVEC并分泌人脂联素,具有抗氧化、减轻过氧化氢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ANGPTL3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中心性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近发现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3,ANGPTL3)可调节脂代谢,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以下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脂联素(APM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用PCR法从测序正确的pGEM-T-APM1质粒上,扩增出两端带有Sfi Ⅰ酶切位点的人脂联素基因,再将扩增出的片段亚克隆到T载体上,用sfi Ⅰ酶切T载体和pCDEF空载体,将酶切后的片段进行连接、转化、筛选、鉴定、测序。将成功构建的pCDEF—APM1质粒转染HEK293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脂联素的水平。结果构建的pCDEF-APM1质粒能有效转染HEK293细胞,并在培养上清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脂联素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脂联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
脂联素、球状脂联蛋白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脂肪内分泌功能的发现是近年内分泌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新近发现的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并在脂肪细胞中高度表达的一种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血浆蛋白,其血浆浓度为5—30mg/L,约占全部血清蛋白成分的0.01%,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产生和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作用。球状脂联蛋白是脂联素的球状结构域部分。在人血浆中已被发现,它的药理作用与全长型脂联素有些不同,但二者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脂联素、球状脂联蛋白在人类的生理作用意义重大,可能有助于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并可为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人胰岛素原突变(mutated human proinsulin,mhPINS)基因的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改建为具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胰岛代理细胞"(artificial beta cell).方法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mhPINS-SN转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获取高滴度的稳定产毒细胞克隆,以PCR进行鉴定.以mhPINS病毒感染HepG2细胞,经G418筛选,对HepG2/mhPINS细胞进行RT-PCR、Western blot、放免法鉴定,并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检测.结果 所获HepG2/mhPINS细胞生长良好,RT-PCR获得286 bp目的条带,Western blot检测可见34×103的特异性条带,放免法在其培养上清中检测到胰岛素与C肽,而HepG2/pLXSN细胞上述各项检测均为阴性.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检测显示,HepG2/mhPINS细胞在不同葡萄糖浓度(0.1、10、20 mmol/L)条件下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mhPINS基因的HepG2细胞,其内获得成熟胰岛素的表达与分泌,但其胰岛素分泌对葡萄糖刺激缺乏反应.  相似文献   
8.
9.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胰岛G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hoe,IR)。新分型中对2型糖尿病仅是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进行定义,即2型糖尿病是“自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至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TK)活性变化在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研究4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血中单个核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TK活性的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型,并用荧光分光分析法测定胞内Ca2+浓度([Ca2+]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DM患者单个核细胞膜上TK活性显著降低[(21.40±9.20)mUvs(9.95±4.40)mU,P<0.01],且TK活性与病程、FPG、HbA1C及FINS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2型DM患者单个核细胞内[Ca2+]i显著升高[(193±9)nmol/Lvs(269±33)nmol/L,P<0.01],且与TK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2型DM患者胰岛素受体TK活性降低参与IR的发生,糖尿病时细胞内升高的[Ca2+]i可能是TK活性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