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罡  王争君  朱琳燕  梁毅 《海南医学》2016,(13):2115-2117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检测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及心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因急诊呼吸困难在中医医院和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肺源性(42例)和心源性呼吸困难(58例)患者的BNP水平,比较左心功能不全(32例)和右心功能不全(26例)以及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者BNP水平为(422.85±16.93) pg/m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162.38±15.42) pg/m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水平为(435.96±13.65) pg/mL,明显高于右心功能不全者的(372.32±15.31)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的BNP水平差异较大:心功能等级越高,BNP浓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浓度与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压(LVP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356、-0.362、-0.423),与CTnl浓度呈正相关(r=0.268,P<0.05)。结论血清BNP浓度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的判断具有较好的价值,并可初步判断患者心功能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85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行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对照组(30例)行常规胸腔穿刺引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水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有效率为78.1%,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胸水吸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同步三维适形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接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化疗的疗效,放疗总剂量在60Gy-68Gy,并于放疗同时给予5-Fu/LV”方案(LV400mg/m2,d1-5,5-Fu400mg/m2,d1-5,持续滴注22h)化疗二周期。结果按WHO制订标准,患者1、2、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6%、66.7%、38.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7.8%、42.5%,中位生存期25.6个月;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肠炎,多为1-2级,无晚期放射反应发生。结论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化疗治疗复发性直肠癌取得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238例L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检测并记录患者在进行放化疗综合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单、多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4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5%、31.2%、15.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等,而≥3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34.7%,≥3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19.4%,有临床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9.7%,≥2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33.8%。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与疗效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家族史等与疗效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功能状态评分(PS)等,〈60岁、不吸烟、PS评分在0~1分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60岁、吸烟、PS评分≥2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和PS评分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S评分和是否吸烟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因素。结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LSCLC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效果显著。PS评分和是否吸烟为影响L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补血方对肺鳞癌放疗后患者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放疗后采用益气养阴补血方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干预治疗。治疗后1~3个月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补血方可降低肺鳞癌放疗后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塞来昔布联用阿片类药物(吗啡、羟考酮)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塞来昔布联用阿片药物对比单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9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1 2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用阿片,塞来昔布联用阿片药物能显著提高疼痛缓解率(OR=1.94,95%CI=1.64~2.59)、减少日均阿片药物用量(MD=-10.64,95%CI=-15.03~-6.26)和提高生活质量(MD=3.53,95%CI=1.34~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阿片药物类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上述Meta-分析结果一致。在安全性方面,塞来昔布能显著降低吗啡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晕发生率和羟考酮便秘发生率(P<0.01),对阿片药物致排尿困难发生率无影响。结论 塞来昔布联用阿片药物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疗效确切,同时可显著降低便秘和恶心呕吐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NKCC-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脑膜瘤瘤周水肿(PTBE)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08例脑膜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相关检测方法了解其NKCC-1和VEGF水平,借助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脑膜瘤PTBE之间的关系。结果:PTBE者NKCC-1、VEGF免疫组化评分及NKCC-1、VEGF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无PTBE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中,NKCC-1高表达79例,低表达29例,高表达组中PTBE发生率为97.47%,低表达组中PTBE发生率为58.62%;VEGF高表达81例,低表达27例,其中高表达组中PTBE发生率为98.77%,低表达组中PTBE发生率为51.8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CC-1、VEGF表达与脑膜瘤PTBE之间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P<0.05),将NKCC-1与VEGF联合检验,与脑膜瘤PTBE相关性更强。结论:脑膜瘤组织中NKCC-1和VEGF的表达参与脑膜瘤PTBE的发生发展,与之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脑膜瘤瘤周水肿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8.
布蕾蕾  朱琳燕 《肝脏》2015,(3):229-231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改善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血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的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46.67%(14/30)明显比对照组26.67%(8/30)高(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的BIL、ALT、AST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VEGF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够有效降低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改变与病理反应对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肿瘤科2009年6月到2013年6月住院的食管鳞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放疗,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EGF 水平,观察两组的指标并且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治疗前 VEGF 水平为(569.22±255.25)ng·L -1,对照组治疗前 VEGF 水平为(610.51±275.18)ng·L -1,治疗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VEGF 水平分别为(167.89±155.26)ng·L -1和(437.23±128.55)ng·L -1,治疗后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 VEGF 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2%、61.25%、49.12%,对照组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5.34%、35.24%、21.23%,试验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2.19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56个月。两组生存率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化疗后 VEGF 的水平能显著降低,并且同期的放化疗与单纯的放疗比较可以明显的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磷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血液内科收治的MDS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氨磷汀0.5 g静脉滴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细胞生成素6 000 U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组均升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脱离输血+输血量减少50%以上的患者比例联合组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3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22)。联合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6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22)。联合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6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P=0.403)。2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均为100%,2年生存率与3年生存率比较,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78.57%vs 57.14%,57.14%vs.3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5个月(χ2=0.700,P=0.403)。2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均为100%,2年生存率与3年生存率比较,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78.57%vs 57.14%,57.14%vs.3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5个月(χ2=3.532,P=0.038)。结论氨磷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DS对改善患者的血象及生存时间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