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1篇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肠套叠较少见,而肿瘤是造成成人肠套叠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我院诊治巨大梅克尔憩室并发肠套叠1例,现将我们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烧伤治疗上以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和止痛为原则。随着创面覆盖技术和无菌术的进步,“创面止痛”已成为目前治疗中的主要问题。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杜冷丁肌注镇痛,存在着镇痛效果不完全,成癌及全身不良反应,进口创面局部止痛药ABI同其它局麻药一样有可能引起创面吸收中毒或过敏反应。针对以上不足,我们研制了止痛喷雾剂,现将临床试验情况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与方法烧伤病例并90例,面积1%~9%TBSA,深度为浅二度.男63例,女27例。年龄2~67岁。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I组:肌注度冷丁(5~IO0mg);I组:局部应用进口药,ABI…  相似文献   
3.
坐骨神经痛通常内因肝肾不足,外由腰部外伤及风寒湿邪侵袭下肢经脉所致,所以祛风除寒化湿通络为常法,但作多年临床认为和解少阳,从肝论治不失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好办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8岁,司机.以右侧渐进性鼻阻3月主诉入院.3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鼻腔通气不畅,3天前左鼻偶尔流少量鲜血.无发热、头痛、流涕、耳鸣耳聋、牙齿疼痛麻木、溢泪及视力下降.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性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无异常.右鼻背隆起,右鼻腔被桑椹状、色灰、质脆、易出血、基底广泛、来自鼻中隔的肿物充满,边界无法看清.左鼻腔无异常,鼻中隔呈C形左膨隆.鼻咽、口腔、喉咽均无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5.7×109/L,血红蛋白12g/L,血小板134×109/L,出、凝血时间各2min,血沉10mm/h,肝肾功正常,拍胸片无异常发现.上颌窦、鼻腔CT扫描示右鼻腔被不规则、较均匀软组织影填充,CT值49Hu,右侧鼻甲较左侧缩小,双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无异常.病检报告为:右鼻中隔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中度恶性).于入院第2日在局麻下行鼻中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易出血,来自鼻中隔右侧面,边缘较清楚,将中隔压向左侧,但未穿透中隔,基底甚广.  相似文献   
5.
rhIL-10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 (rhIL 10 )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模型、鼠尾鳞片表皮模型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的抗银屑病作用 ,并检测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TNF α)水平。结果 rhIL 10 (5 ,2 0 ,80μg·kg-1·d-1,sc)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 ,促进小鼠尾鳞片颗粒层的形成。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 2、IFN γ产生有抑制作用 ;对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 1、TNF α具有抑制作用 ;对NK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 ;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 rhIL 10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 ,并参与抗炎与免疫调节过程而发挥治疗银屑病动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医源性表皮葡萄球菌ica操纵子转录水平对生物膜表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中ica操纵子转录水平对生物膜表型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细菌生物膜表型,用Southern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caA基因及ica操纵子中是否存在插入序列,用RNA狭缝杂交和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caA基因和icaR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icaA基因与生物膜表型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101株临床分离株中,32.7%(33/101株)能形成生物膜,其中22株icaA基因阳性;67.3%(68/101株)无生物膜形成,其中15株icaA基因阳性。15株icaA /生物膜表型-分离株中,ica操纵子各基因中均不存在插入序列,icaA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生物膜阳性的ATCC35984株(P<0.05),其中2株icaR基因的转录水平高于ATCC35984株(P<0.01)。结论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中ica操纵子的存在与生物膜表型相关(χ2=19.045,P<0.01);ica操纵子的低转录是icaA /生物膜表型-临床株不形成生物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进驻坑道内半密闭环境人体自觉症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坑道内半密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特殊情况下大量人员进驻提供依据,对进驻坑道半密闭房间内的12名受试者的基本生活规律及自觉症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8.
我曾患肺结核,经抗痨治疗后基本痊愈,但抵抗力差,多次因惠支气管扩张咯血住院治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外出锻炼1个小时左右。主要是做深呼吸锻炼,每天坚持做50次,并配合做些简单的徒手操。做深呼吸时要注意:用鼻慢慢地吸气,憋气1-2秒,然后缓缓地用嘴呼出,速度要慢。一吸一呼算1次,每做1次的时间尽可能地放长一些。经过这样锻炼后,我身体状况好了很多,再也没有犯过。  相似文献   
9.
翁智强 《福建中医药》2005,36(3):30-30,34
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拔罐加热敷治疗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对无血清培养的角朊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抑制角朊细胞增殖与IL-1、IL-6及IL-8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抑制角朊细胞与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