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方法]回顾经ERCP检查确诊的58例胆囊结石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及ERCP表现,并与原发组作对比分析.[结果]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病年龄大,误诊时间长,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消化不良.ERCP表现以多发结石、大结石常见.[结论]胆囊结石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仍有较高的发生率.ERCP检查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Barrett食管的近期疗效。方法35例Barrett食管患者均应用60w氩气刀行氩离子凝固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治疗,并在术后给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次,1次/d,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行胃镜检查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PC治疗后患者Barrett黏膜均可完全消除,其中1次治疗消除26例,2次治疗消除7例,3次治疗消除2例;治疗后24h出现胸骨后不适感15例,烧灼感、反酸、恶心1例,服用泮托拉唑胶囊后症状消失;1例长段Barrett食管12个月后复发。结论APC联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为胃黏膜脱垂的治疗寻找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l2月经过胃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黏膜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采取内镜下对脱垂的胃黏膜进行射频点灼治疗,然后服用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连续28d,铝镁加混悬液15ml,每天3次,连续28d;对照组:不予射频治疗,服药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2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Х^2=5.7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Х^2=7.04,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1例复发(2.5%),对照组有8例复发(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51,P〈0.05)。结论:内镜下射频联合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蓝激光内镜联动成像(LCI)模式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疑诊为Hp感染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并以13C-UBT超基准值≥4作为判断Hp感染的阳性标准。所有患者行消化系统蓝激光内镜LCI模式检查,采用白光检查模式依次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然后切换LCI模式,依次观察胃窦、胃窦体交界处、胃体及胃底,观察到有异常发红或淡紫色区域即为Hp感染阳性。取蓝激光内镜LCI模式检查发红或淡紫色区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以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采用Kappa分析检验蓝激光内镜LCI模式、13C-UBT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蓝激光内镜LCI模式检查、13C-UBT检查诊断Hp感染的准确率均为97.0%。蓝激光内镜LCI模式诊断Hp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0.63%、95.7...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指十二指肠水平段或升段受到肠系膜上动脉的过度压迫,引起受压肠管近端内容物通过障碍、肠管扩张,而产生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腹胀、呕吐等症状。SMAS多间歇发作,轻症及反复发作并出现并发症如胃、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很容易误诊。我院近二年确诊的22例病人中,有15例在确诊前曾在本院或外院误诊,误诊率达67.3%,误诊时间最长达14年。误诊疾病为胃炎、十二指肠球炎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4例,其它为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胆囊炎、胰腺炎、早孕反应、急性肝炎、胃神经官能症各1例。以下对该组病人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胃镜检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了解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梗阻近端消化道改变情况,探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上消化道造影确诊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胃镜对十二指肠、胃、食管进行检查,并对病变性质、部位和程度进行记录,根据不同症状统计各种病变发生比率。结果46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胃镜诊断均异常,将近一半(23/46)患者有消化道溃疡或严重的黏膜糜烂、渗出性炎症。结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炎症、溃疡等病变,单纯体位治疗仅能使部分患者完全缓解症状,其余需要在体位治疗基础上使用抑酸剂或制酸剂。  相似文献   
8.
脑益嗪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脑益嗪治疗5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随机以49例对照,经过2个月治疗后复查,结果脑益嗪组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年后随访,脑益嗪组52例存活49例,存活者肝功能由ChildC级上升为B级,腹水消失、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而对照组49例只有20例存活,存活者肝功能仍为ChildC级,腹水暂时消退只有5例,营养状况无1例改善(P<0.05)。可见脑益嗪的近远期疗效是显著的。其疗效机理与脑益嗪阻滞Ca2+由细胞外流向细胞内,保护了肝细胞,降低了门脉压力,改善了肝脏的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
郑权  贾超  方立峰 《现代保健》2014,(25):125-127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在胰胆道疾病诊治中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旨在提高ERCP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经ERCP相关技术诊治的517例胰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7例中插管成功496例,成功率95.94%,发生并发症25例,发生率4.84%。结论:ERCP及其相关技术对胰胆道疾病具有极高的诊断治疗价值,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胰胆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贾超  郑权  方立峰 《现代保健》2014,(7):120-122
目的:观察钛夹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重度胃黏膜脱垂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3例经胃镜确诊的重度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采用钛夹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分别于术后4周、8周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53例患者治疗成功率100%,4周有效率98.1%,8周有效率100%,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钛夹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胃黏膜脱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