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生物学实验室作为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场所,必须维护实验室安全.实验工作者必须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妥善处理废弃物,合理使用化学品,规范操作仪器,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实验室各项安全工作,为高校医学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评价癌症患者在治疗中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指标的自身需求与临床医生的主观测量情况,以确定临床治疗与社会支持决策.方法随机调查在我院治疗中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和临床医生分别为68例和75例,采用欧洲癌症联盟组织研制,经过适当修改的生活质量问卷--核心30(QLQ-C30)包括"健康自我评价"、"社会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经济状况"、"躯体症状"和"身体功能"等6个指标维度30个因子,进行患者自评与医评问卷调查.结果QOL 6个维度总均分较高的两个维度分别为[1]"健康自我评价",[2]"社会人际关系",医生组与病人组相同.病人组"心理状态"分值最低,医生组"身体功能"分值最低.结论患者和医生均对"健康自我评价"、"社会人际关系"两项指标要求最高.说明患者的主观感受、人际关系与治疗相关较大.病人对"心理状态"与治疗的关系认识不够.医生比较重视病人的"躯体症状",但对病人的"经济状况"及"身体功能"方面较忽视.  相似文献   
3.
生脉散预防脑局部缺血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朝阳  丰平 《北京中医》2002,21(3):172-173
目的:研究生脉散在大脑缺氧后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生理盐水组、生脉散组和MK-801组,在建立脑缺血模型后,用生脉散等注入十二指肠,观察生脉散对脑缺血的影响。结果:生脉散在脑缺血后,可能是通过阻断脑组织中一氧化氮的合成,使大鼠因脑缺血而引起的皮质梗死明显减轻(脑梗塞面积减少68.2%)。结论:生脉散有较好的预防脑局部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根据医学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国际医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采取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方法.又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特点进行探讨,提出创新思维在此学科中的应用.全英文式教学是医学与英语及相关思维的整合,我们要以结合实验教学的思想对待,达到中国与世界医学生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槲寄生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时同工酶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被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肝大部切除组、AFB1模型组、槲寄生总碱组和槲寄生多糖组。后3组大鼠一次性ip给予AFB10.75mg·kg-1,第3周起饲以含0.015%二乙酰氨基芴饲料5周。后4组大鼠于第3周末施行肝大部切除术。槲寄生总碱和槲寄生多糖组于肝大部切除术后1周开始分别ig给予槲寄生总碱8g·kg-1和槲寄生多糖6g·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第8周末处死大鼠,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切片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阳性染色面积;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GT同工酶Ⅱ(GGTⅡ)阳性表达;酶速率法和琼脂糖电泳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总活性及其同工酶相对含量。结果AFB1引起肝脏组织中GGT表达明显增加;大鼠血清GGTⅡ阳性率明显升高;血清LDH总活性和LDH5含量增高,且LDH5>LDH4;血清ALP1含量明显升高,并出现异常ALP电泳条带。大鼠ig给予槲寄生总碱或槲寄生多糖治疗4周,肝脏组织中GGT表达明显减少,血清GGTⅡ阳性率明显下降,血清LDH总活力、LDH5和ALP1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AFB1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有多种同工酶的表达异常,槲寄生总碱和多糖可能通过调节同工酶的表达干预肝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槲芪散阻断肝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槲芪散及其拆方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建立Soh-Farber二步大鼠肝癌前短期实验模型,用槲芪散全方(Ⅰ号方)及槲芪散拆方(Ⅱ号方)进行干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肝癌前痛变大鼠肝组织的DNA相对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前病变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ase)、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活性。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总活力及其同功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γ-GT-Ⅱ)。结果:槲芪散Ⅰ号方可减少大鼠肝癌前病变部位的γ-GT灶的发生数和灶面积,血清中γ-GT-Ⅱ阳性率明显下降。DI接近于正常肝细胞;可将调节能量代谢的酶类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ATPase与G-6-Pase增生灶呈阳性反应。结论:槲芪散具有明显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而槲芪散拆方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是观察抗癌1号对S180荷瘤鼠的抑癌机制。方法 将S180小鼠分为实体瘤组和腹水瘤组,各组再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和预防给药组,用抗癌1号灌胃,观察抗癌1号对S180荷瘤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结果 抗癌1号有增加荷瘤鼠血液中SOD活力、降低LPO含量和降低LDH活性的作用。结论 抗癌1号可能是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改善糖代谢来延长荷瘤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有二十余种,如果根据处理后氰化物的产物来分类,可分为三大类型:即破坏氰化物、转化氰化物为低毒物和回收氰化物的方法[1].这些方法在黄金行业、氰化厂含氰废水处理的应用较多,但关于少量超高浓度含氰废液的处理很少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0.
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全英语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留学生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保证教学质量是留学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招收的首届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师资、教学计划与内容、教学过程及考核等方面,对留学生的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期望有助于促进留学生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