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4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其发病机制 ,现代有两大理论 :损伤反应学说及克隆学说。目前越来越多证据说明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1~ 3〕,这实质上是损伤反应学说延续。在这个慢性炎症过程中 ,细胞因子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在众多的细胞因子中 ,就白细胞介素 4 (interleukin 4 ,IL 4 )在AS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予以综述。1 IL 4的来源与结构IL 4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嗜碱粒…  相似文献   
2.
徐戈  孙文静  文伟明 《内科》2014,(2):229-230,23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医学教育也逐渐步入全球化。双语教学是当今社会国际化潮流的必然产物,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医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积极作用,并为其日后查阅英文文献、涉猎国外医学前沿领域打下了基础。本文对医学双语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为进一步深化双语教学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4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速并同意行RFCA治疗患者,常规电生理检查分别在高位右房(HRA)、右室心尖部(RVA)2个部位行S1S1刺激和程控期前收缩刺激,记录房速的诱发和终止方式。靶点标测采用激动标测法,单根消融导管于右房或左房(经房间隔穿刺)内标测寻找最早心房激动或用多极导管作为参考电极,再用大头导管寻找消融靶点。根据消融结果,分析房速的起源部位、消融即时成功率、并发症、复发原因以及X线曝光时间等。结果:24例房速患者中,22例(88%)右房房速,3例(12%)左房房速(1例患者同时存在左、右房2个部位房速)。4例与其他心律失常合并存在,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合并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合并心房颤动,1例同时合并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24例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实际消融25例次),均采用温控消融,按预定消融终点,23例次即时消融成功,即时成功率92%(23/25),平均X线曝光时间(32±6.4)min,消融失败2个病例中,右房房速和左房房速各1例,再次消融成功。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和进口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化软件将40例患者随机分入国产射频消融导管组与进口射频消融导管组,每组20例。对两种射频消融导管的推拉阻力、推拉稳定性、柔顺性、可塑性、推拉杆推拉时远段弯曲的可控性、导管推送性能、导管扭转性能7个方面分别进行评分,按满意度5分为最佳,1分为最差,同时记录每一位患者有无并发症。结果: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组和进口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组成功率相同,各有I例胸痛或迷走反射发生(P〉0.05),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与进口导管在性能方面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在疗效、安全性及性能方面基本达到同类进口导管的水平,适宜在全国各家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寒(CME)后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0的表达和心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经左心室心尖部注射42μm的微球,建立大鼠CME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CME组和假手术组,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假手术组(每组n=50).按CME后3 h、6 h、12 h、24 h、4周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n=10)分为不同时间观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微栓塞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内TNF-α、IL-1β、IL-10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CME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在CME后3 h、6 h、12 h、24 h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和IL-10信使核糖核酸、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脏超声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在微栓塞后3 h、6 h、12 h、24 h和4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ME组中3 h、6 h、12 h、24 h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IL-1β mRNA表达量分别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CME组内各时间点微梗死面积和炎症细胞浸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ME后TNF-α、IL-1β和IL-10在心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增高,并在微栓塞后12 h达到高峰,24 h后明显下降.同时心功能也随着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而改变,提示CME后心肌组织TNF-α、IL-1β等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显著增加在心肌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V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单次手术成功与否,将256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RVOT-VAs患者分为单次手术成功组196例和单次手术失败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的首次手术即刻成功率、单次手术成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8.3%、76.6%和13.2%。单次手术成功组合并高血压病和器质性心脏病、QRS波呈多种形态、出现手术并发症和心包填塞患者比例均低于单次手术失败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术者经验不足及消融靶点位于游离壁均是单次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消融靶点位于游离壁是首次手术即刻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术者经验不足、消融靶点位于游离壁及QRS波呈多种形态均是首次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和术者经验不足是首次手术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RVOT-VAs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均较高,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靶点位于游离壁及术者经验是影响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白细胞介素(IL)-8/IL-10比值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单纯造影组(SA1组)31例、稳定型心绞痛PCI组(SA2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组(UA组)38例。检测各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4h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8及IL-10水平。结果:(1)SA2组及UA组术后IL-8/IL-10比值高于术前(P<0.05或P<0.01)。(2)术后UA组IL-8/IL-10比值均高于SA1及SA2组(P<0.05)。(3)术前IL-8/IL-10比值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状态是术后IL-8/IL-10比值的影响因素。结论:PCI术后存在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机体炎症反应增强,且以术前存在细胞因子失衡状态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严重冠状动脉(冠脉)痉挛的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例行冠脉药物支架置入术患者,随访1年,分析其严重冠脉痉挛的发生率、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和置入支架情况、痉挛发生时间、部位以及处理、预后。结果:DES置入术后1年内严重冠脉痉挛(冠脉直径狭窄≥95%)有28例(1.39%)。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19例(67.8%)、多支血管病变20例(71.4%)、支架长度≤29mm25例(89.2%)。严重冠脉痉挛发生时间最常见在导管室和术后24h内,共18例(64.3%)、与术后1周内5例、术后4周内3例、术后1年内2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冠脉痉挛最常发生部位为支架两端,共24例(85.7%),非靶血管严重痉挛病例4例(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时复查冠脉造影以及冠脉内注入血管扩张剂、必要时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和支架置入是抢救的关键,一般预后较好。结论:DES置入术后严重冠脉痉挛并非罕见,其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血管病变、支架长度≤29mm多见。严重冠脉痉挛最常发生在导管室和术后24h内的支架两端。  相似文献   
10.
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及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方法或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精确定位26例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起源部位,右房起源房速23例:界嵴5例,冠状静脉窦口5例,房间隔右侧3例,Koch三角2例,右心耳1例,上腔静脉1例,余右房各壁各1例。左房起源房速3例均为右上肺静脉。V1导联P波双向或负向者房速多起源于右房;P波正向或双向的房速起源于左房;aVL导联及Ⅰ导联P波正向对诊断右房房速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