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9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38例,无效13例,有效率74.5%.对照组有效21例,无效25例,有效率45.7%.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量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787例18~55岁健康人群接种10μg/mL和20μg/mL两种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Bs。在全程免疫1个月后检测抗-HBs阳转率。结果两种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检测抗体阳性率P=0.0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后青年组、男、女组两种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年组P=0.0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可接种10μg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而中年人接种20μg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胶丸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胶丸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52nm。结果 样品在20—200μg/ml时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100.8%,RSD为0.30%(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胶丸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胶丸的含量 ,检测波长为 2 5 2nm。结果 样品在 2 0~ 2 0 0 μg/ml时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n =5 ) ,平均回收率 10 0 8% ,RSD为0 30 % (n =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医院制剂检验记录、报告应有统一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爱霞  戚园 《中国药事》2002,16(10):600-601
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医院制剂室验收标准越来越严格 ,相应的硬件和管理软件也日趋完善 ,但在实际工作以及与其他单位的业务交流中我们发现 ,作为重要软件的制剂检验记录、报告却因没有国家权威机构制订并推行的统一规范格式 ,而存在一些弊端。1 医院制剂检验记录、报告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影响1 1 存在的问题由于药检人员素质有高低 ,对药品标准的文字理解能力有差异 ,按个人习惯随意书写记录、报告的现象较普遍 ,如把“沉淀” ,写成“↓”的 ;把“加热” ,写成“Δ” ;有用文字叙述下一步骤 ,也有用箭头表示的 ;有用“ +”表示某化学反应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组织HBV cccDNA的检测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定量检测36例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的肝组织cccDNA的水平,观察cccDNA与HBV DNA、HBsAg的关系及HBeAg血清转换组与未转换组cccDNA的变化。结果肝组织cccDNA与血清HBsAg滴度正相关(r=0.625,P<0.05)。停药后随访24周,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12例患者,其cccDNA与病毒反跳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24周时cccDNA与明显低于病毒反跳者。结论 cccDNA的含量与HBsAg的含量相关,cccDNA的动态监测可以预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7.
戚园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91-2492
目的建立注射用穿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注射用穿琥宁经1→40倍稀释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注射用穿琥宁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