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115例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以及150例糖耐量异常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31例无血糖异常的人群作为对照.详细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糖尿病发生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体质指数(BMI)≥24 kg/m2、高Hcy与糖尿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生活规律与糖尿病的发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糖尿病发生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BMI≥24 kg/m2、高Hcy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前期发生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BMI≥24 kg/m2、高Hcy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生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前期发生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脂血症、BMI≥24 kg/m2、高Hcy是糖尿病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浆Hcy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高Hcy患者需进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则在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加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G2h)、空腹血清C-肽(C-P)、餐后2h血清C-肽(C-P2h)及低血糖发生率,并观察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2周、治疗6个月时,FPG、PG2h、C-P、C-P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两个监测时间点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O.05),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HbAlC、HOMA-IR、TC、LDL-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T2DM,可以更快速、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短程化疗对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2HRZE/4HR)方案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通过观察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等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空洞闭合总有效率为76.2%,对照组为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87.5%,对照组为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短程化疗对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治疗效果明显,能够促进病灶吸收,提高空洞闭合,加速痰菌阴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3HLVE/6HLE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3HRZE/6HRE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肺结核改善情况、肝损伤情况、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肺结核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ALT、TBil、肝损伤发生率、严重肝损伤发生率、肝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3HLVE/6HL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肝损伤较小,总不良反应发生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六黄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当归六黄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六黄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疗效显著,可降低FT_3、FT_4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5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 mmol/L)],按治疗方法分为诺和灵治疗组(A组)35例,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组(B组)40例,在服用格列美脲晚间一次合用中效胰岛素治疗,依照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 mmol/L,治疗时间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水平(P<0.05);加用单次NPH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明显控制,HbA1c显著下降.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前后BM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对患者体质量影响小,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是2型糖尿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2~77岁,平均(49.1±5.5)岁,病程半年~20年。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动态血糖监测组26例,常规血糖监测组25例,两组均选择诺和锐胰岛素皮下注射2次/d,两组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个体血糖监测的结果再调整胰岛素治疗后15d,两组均行72h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比治疗前测定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血HbA)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根据个体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末梢血糖监测组,能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代末梢血糖监测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HFRS并ARF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扩容、利尿、止血、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分别观察两组病例尿素氮、肌酐、肾功能恢复时间及透析例数临床变化。结果:两组在治愈好转率方面有明显差别,治疗组60例,治愈好转率为95%。对照组60例,治愈好转率达86.7%,治疗组3例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缩短。治疗组肾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透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SH治疗HFRS并AR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4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MNCV和SNCV分别为(47.89±6.93)、(49.12±5.54) m/s和(43.69±4.97)、(42.35±5.14) m/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分别为(41.15±4.36)、( 39.89±3.67) m/s和(37.57±3.08)、(36.56±2.81) 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MNCV和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例,分为a-硫辛酸组100例,甲钴铵10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硫辛酸组总有效率94.00 %明显优于甲钴铵组总有效率72.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观察,a-硫辛酸组总有效率94.00 %明显优于甲钴铵组总有效率72.00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硫辛酸能够清除多种自由基有效保护各种细胞,保护血管内皮,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