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生血宁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贫血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贫血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贫血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贫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春  张育琴  许红 《临床荟萃》2003,18(1):27-2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ilentMyocardialIschemia ,SMI)虽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 ,但无与缺血有关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因其发生心肌缺血时不被感知 ,故具有高度危险性 ,缺血往往不能自行缓解 ,且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先兆[1] 。故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报道应用川芎嗪治疗 6 6例SMI患者 ,并与硝酸异山梨酯 (消心痛 )对照观察 ,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科住院的SMI患者 132例 ,SMI诊断符合 1991年全国“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无症状心肌…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原代兔肾细胞培养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72株感染雌性豚鼠,在左后足垫皮下注射0.2ml,含10~4PFU病毒,使动物产生原发及复发性损害,然后接种疫苗。疫苗用孕龄4~5周的豚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将感染的细胞10倍浓缩、用超声波制成匀浆。取一部分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甘氨酸-缓冲液稀释成1∶12,其中含Triton×100,37℃溶解10分钟,低速离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从组织培养液中沉淀人类巨细胞病毒(CMV)的三种方法,即超速离心法(95,000g 60分钟)、聚乙二醇6,000(5%V/V)法和硫酸铵沉淀法(38%W/V)。组织培养采用人类Wl一38成纤维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褐藻多糖硫酸酯(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CR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CRI患者按照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相匹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海昆肾喜胶囊,而对照组仅予一般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SCr、BUN、CCr水平,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照组同期比较,S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Cr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褐藻多糖硫酸酯能够明显改善CRI患者肾功能,减轻CRI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CRI的发展,推迟肾替代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春天是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的高发期。但由于气流活动频繁,造成浮尘、花粉满天飞舞,容易使皮肤过敏,因此,更应该做好皮肤病的防治,从一定角度上来说,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如果患者感到皮肤有不适症状,就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8.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育琴  卢进  陈欣  张洪旭 《安徽医学》2011,32(12):2036-203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有34例(47.2%)发生左心室肥厚,且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左心室肥厚发生有逐渐增多趋势。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收缩压、血磷浓度升高及血红蛋白的降低有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舒张压、血清清蛋白、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与收缩压、血红蛋白、血磷等危险因素相关,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等,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肾囊注射甲泼尼龙在快速诱导缓解原发性重症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重症NS患者32例随机分为肾囊注射组20例及对照组12例,常规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在共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肾囊注射组采用甲泼尼松0.5mg·kg-1.d-1口服加肾囊注射40mg/每侧肾囊,每周2次,共5周;对照组采用泼尼松1.0mg·kg-1.d-1,不加肾囊注射,共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研究过程的第3、6、9、12周记录两组的体重、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的变化及相应并发症。结果:肾囊注射组第3、6、9、12周及对照组第9、12周时体重、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与治疗前基础数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研究的第3、6周时体重、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相比较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研究第9周时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变化的差异不大(P〉0.05)。肾脏病理类型中,微小病变型和系膜增生型对甲泼尼龙注射效果最佳,膜型肾病次之,有慢性化倾向或伴膜增殖者疗效差。结论:肾囊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快速诱导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是国家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在1980年,她46岁时,发现腿部恶性软组织肿瘤,面临截肢。她带着强烈的求生愿望,一面强忍治疗过程中的种种痛苦,积极进行治疗;一面倍加珍惜生命,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努力拼搏。十七年来,在工作上获得很大业绩。1994年曾被评为北京市抗癌明星。今年10月份,又成功的接受一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