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7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山西芮城县永乐镇的纯阳万寿宫是元代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也是山西社会中首屈一指的全真教宫观。在蒙元帝国初期,全真教在山西迅速扩张势力,设立宫观,刊印《道藏》。以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的"至元焚经"事件为标志,全真教势力受到朝廷与释教的沉重打击。在"长时段"视野下考察以纯阳万寿宫为代表的全真教宫观在地域社会内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地方道众不仅寻求与大都长春宫恢复联系的路径,而且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护宫观的威信与庙产。作为地域社会的精英群体之一,山西全真教依旧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CP)大鼠模型行为学表现及其L5~S2脊段P物质(SP)和神经激肽-1受体(NK-1R)的表达。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45 d模型组、60 d模型组和90 d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开野试验和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测量各组大鼠前列腺指数,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1β、IL-2和IL-10含量,光镜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L5~S2脊髓SP及NK-1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5、60 d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量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而90 d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45、60、90 d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指数显著下降(P均0.05);与45 d和60 d模型组相比,90 d模型组前列腺指数显著下降(P均0.05)。光镜观察,对照组前列腺组织未见炎细胞浸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前列腺组织出现明显水肿,淋巴细胞增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45、60、90 d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2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和NK-1R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各模型组SP和NK-1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45 d和60 d模型组相比,90 d模型组SP和NK-1R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CP模型大鼠出现抑郁行为学表现,血清TNF-α、IL-1β、IL-2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L5~S2脊髓背角SP及NK-1R表达上调,且不同时段变化趋势一致,提示不同时段CP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与L5~S2脊段SP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来认识到“健康是第一财富”。运动健身是促进人体走向健康的最佳途径,特别是那些不拘形式不重输赢,只追求在愉快的运动中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5.
三项实验鉴定病、健肉的符合率及市场抽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法律意识的提高,近二年,我们曾接受多起进行病、健肉鉴定的要求和委托。由于鉴别病、健肉有很多种理化方法,有些方法已被淘汰或更新,因此,有必要引进一种较先进、快速的检验的方法,我们从资料中了解到1997年原解放军农牧大学的科研成果,即——动物性食品兽医卫生  相似文献   
6.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确定全麻复合硬膜外时麻醉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模型参数,评价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晶体液扩容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组Ⅰ麻醉诱导前行扩容治疗,组Ⅱ硬膜外复合全麻诱导后行扩容治疗。扩容采用30ml/kg乳酸钠林格氏溶液(LR)恒速输注,30min内输完,输注LR开始后90min内每5min测定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总尿量及血液动力学数据。用容量动力学数学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处理数据,获得结果。结果 组Ⅱ容量增加量、容量扩张效率、输注结束时液体保留率均高于组Ⅰ(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Ⅰ目标容积(V)和清除率(k1)均大于组Ⅱ(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Ⅱ的V1、k1、k1均高于组Ⅱ(P〈0.05)。扩容后组Ⅱ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均小于组Ⅰ(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提高晶体液的容量扩张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G蛋白的影响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G蛋白亚型的变化。结果:①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s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s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②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i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①LPS诱导RPMVECS Gsα和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是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机制之一。②甲基强的松龙参与抑制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超声彩色室壁动力学(CK)分析技术判断心肌梗死的准确性.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冠脉)造成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应用超声CK分析技术与病理解剖的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结扎犬冠脉前超声CK图像由红-黄-绿-蓝色组成,色彩分布均匀,心内膜彩色移位(SEM)值为7.98~14.53mm结扎犬冠脉后造成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时超声CK图像绿-蓝色完全消失,仅遗留红-黄色,SEM值为1.27~6.45mm,与结扎前对比明显减少(P<0.05).超声CK图像检测的心肌梗死范围为(26.2±4.8)mm2,病理解剖测量为(22.5±4.7)mm2,两者对比显著相关(r=0.9264,P<0.01).结论超声CK图像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定性、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扩张器在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扩张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68例 ,术中采用小切口经皮下隧道埋置扩张器 ,术后即可适量注水 ,不影响切口愈合。二期手术皮瓣转移时 ,去除 /松解纤维囊壁 ,采用滑行推进 /旋转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 68例 ,效果较满意。无感染、皮瓣坏死及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修复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联机尿素清除率动态监测KT/V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联机尿素监测器(OCM)实时动态监测KT/V,并对影响KT/V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德国Fresenius4008S透析机及随机附带OCM组件,实时动态监测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08人次KT/V,同时记录透析器类型、透析时间、单超时间、血液流量,透析开始时尿素清除率(K1),透析两小时尿素清除率(K2),透析结束时尿素清除率(K3)。结果KT/V值与透析时间和血液流量成正相关,与尿素分布容积成负相关;尿素清除率和透析时间呈直线负相关,透析液流量由500ml/min调节到800ml/min,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约提高15%。结论提高KT/V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血流量、延长透析时间、提高透析液流量和使用高效率透析器;复用透析器不宜超过4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