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感冒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叉苦、五指柑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三叉苦和五指柑的特征斑点;绿原酸在0.15~0.9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山豆根的提取工艺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志英  禹春平 《中药材》2007,30(1):101-102
目的:对山豆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以干浸膏的收率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工艺为70℃提取3次,分别加水量为8倍、6倍、6倍;pH为4;醇沉至6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优化定性鉴别方法和建立指纹图谱分析研究,提高地骨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法,以地骨皮对照药材作为阳性对照,对地骨皮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以C_(18)为填充剂,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5℃,建立地骨皮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在薄层鉴别中,地骨皮配方颗粒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在指纹图谱研究中,建立了地骨皮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结论:所建立的鉴别与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单可行、稳定可靠,重复性良好,完善和提高了地骨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14个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样品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浸出物的含量,建立半枝莲药材的灰色关联度及其质量评价的模型.结果:14个产地半枝莲药材样品的相对关联度在0.267~0.653之间,其中2个产地半枝莲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微波灭菌技术在口服液类药品生产中的可行性,建立口服液微波灭菌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隧道式微波灭菌设备,在10 m长的隧道中,设定传输速度为3 m/min,微波功率为17.65 kW。结果该工艺对各口服液产品均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及重现性。结论微波干燥灭菌可用于口服液大生产应用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广藿香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定性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不同广藿香油作为样品,经正己烷溶解、超声波辅助提取等预处理,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05~1.0 mg·L-1之间,检出限在0.5~5μg·L-1之间,回收率为92.53%~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0.2%~5.2%。10批次广藿香油的检测结果显示,6批次样品检出了1~2种邻苯二甲酸酯,共检出邻苯二甲酸酯3种,检出率最高的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检出率为40%。结论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广藿香油中塑化剂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能够便捷同步测定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并实现对其主要成分柚皮苷、橙皮苷以及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实现客观评价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C_(18),以乙腈和pH为3的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设定283 nm,流速为1 mL·min~(-1),并对10批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特征图谱检测结果共呈现5个特征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分别在0.038 8~1.553 0、0.001 9~0.077 4、0.021 2~0.850 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3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6%、99.66%、99.21%,RSD分别为2.11%、1.52%、2.2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麸炒枳壳配方颗粒进行质量研究和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清肝利胆口服液中对羟基苯乙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对羟基苯乙酮含量测定的方法,为清肝利胆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Kromasil 100-5 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25:75),流速 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5℃。 结果: 对羟基苯乙酮在0.213~5.335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 平均加样回收率101.86%(RSD 0.38%)。3批样品中对羟基苯乙酮含量分别为0.22,0.19,0.18 mg/支。 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清肝利胆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百合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百合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DAD法,色谱柱为C_(18)型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25℃。结果:初步建立了百合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6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百合配方颗粒的质量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中马来酸氯那敏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0.025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0.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1 ml/min。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00408~0.10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系统适用性良好,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