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5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愉 《医学信息》2005,(11):24-25
据美国药物及制造商协会等有关资料,当今全球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抗癌药的开发继续在1O大药物与开发中居首位,其后位居第二位的是抗感染药,而镇痛/抗炎药则排在第3位。这十大研发领域的其余7个依次是心血管病、心理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病和皮肤病。另外,统计截止今年六月底在这10大治疗领域中约有1600个新药或新化合物处在不同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2.
庄愉 《医学信息》2005,(6):42-43
胃食管反流疾病(GORD)的流行在发达国家日益增加。现有研究表明,约有15%的人至少每周发生一次胃灼热。尽管强效抗酸分泌药物可为食管病人提供极好的愈合率,但胃食管反流疾病却仍为一种慢性的、复发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愉 《中国药事》1995,9(5):307-307,308
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简介庄愉(江苏省海安制药厂226600)由美国FDA批准的两个化学结构与红霉素相关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和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治疗。此外还...  相似文献   
4.
慢说大黄     
大黄的功用,在我国的医药专著里早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说大黄能治疗“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疱”等病症。《本草正义》说大黄有“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之功。”这些均说明大黄具有较多的功用,能治疗多种疾病。然而,由于人们对大黄泻下作用的偏见,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的说法,使大黄一度被一些医生和患者所畏惧。医生难于下笔,即使下笔,其量也微,  相似文献   
5.
庄愉 《医学信息》2005,(4):14-14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耐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五种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或者是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而引起的结核病。由于这种结核病是耐药结核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因此近年来临床为了对付这些久治不愈的患者,不得不采用一些毒性大、疗效欠佳、疗程更长的二线抗结核药。更严重的是当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失败超过敏感菌的结核病时,  相似文献   
6.
庄愉  刘华 《中国药事》1997,11(5):330-332
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庄愉刘华(江苏海安制药厂226600)药物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临床对疾病确诊后,必须正确地选择药物,并合理给药才能获得应有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也使...  相似文献   
7.
庄愉 《医学信息》2005,(11):17-20
二季度是医药业一年中销售的黄金时段,随着各大跨国制药企业2005年二季度的财务报表陆续出笼,可谓几人欢喜几人愁,个中滋味也只有这些身处其中的企业才知,但从这些已发布的业绩报表中不难看出当今世界药品市场的走势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庄愉 《医学信息》2005,(1):22-22
由于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给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实现该类药物的有效输送一直是药剂学长期追求的目标。其中渗透性、稳定性及在胃肠内的转运时间等不仅是影响该类药物口服吸收的因素,同时分子大小也是临床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本文主要从处方组成、包囊技术、大分子复合物和化学修饰四种改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状况的基本方法介绍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近期在临床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庄愉 《医学信息》2005,(1):20-20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是目前临床比较成功的一种对抗特殊耐药机制的方法。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是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因此药物直接靶向作用和逆转耐药机制显得十分重要。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环中的酰胺键,并且阻止活性药物与靶部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结合。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甚至分枝杆菌都可以产生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0.
临床儿童合理用药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具争论的问题。处于发育过程初期的儿童由于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完善,此刻临床对儿童疾病治疗如能施以正确合理的药物,既可确保疗效,又可避免药物有害作用的发生。小儿胃内pH值比成年人高,消化系统运动与成人也存在差别,但是口服药物却能顺利到达消化道粘膜而被吸收。如果发生感染等发热症状,胃内容物排出受抑制,药物难以到达吸收部位,临床治疗效果也就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考虑改变用药途径,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