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与目前常用的静脉激素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相比,由泼尼松+阿奇霉素+妥洛特罗贴剂+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组成的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对婴幼儿喘息具有更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作为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组分之一的泼尼松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12月来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婴幼儿喘息患儿,共计100例,随机分为泼尼松组和对照组各50例。泼尼松组用药方案:泼尼松0.5mg/(kg·d)×3d,每天1次晨顿服;阿奇霉素10mg/(kg·d)×3d,每天1次口服;妥洛特罗贴剂0.5mg/d(1贴)×7d;氯雷他定糖浆3mL/d×14d,每天1次口服;孟鲁司特钠4mg/d×14d,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除无泼尼松外,其他药物用法用量同泼尼松组。结果:(1)两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咳嗽、喘息、哮呜音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2)泼尼松组在治疗第3天咳嗽、哮呜音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程小剂量口服激素是婴幼儿喘息急性期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的有效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重症感染性疾病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引起儿童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是治疗的关键,但对于危重患儿来讲,抗菌治疗常是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的经验性治疗。因此,临床医生需了解当前当地有关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细菌药敏资料,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我们对2000年5月至2003年2月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主要菌株的流行病学状况和其相关的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从2000年5月~2004年2月,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进行细菌学检查,同时对发现的相关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对所获得的阳性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在所进行的8220次细菌学检测中共发现1320株阳性细菌,其中发现202株CNS,占总体检出率的15.3%(202/1320),其中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等为主要的前5位致病菌。这些阳性菌株中苯唑西林耐药CNS占86.63%。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保持敏感。结论 CNS感染已经成为儿科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苯唑西林耐药CNS菌株呈多重耐药;针对CNS感染。需要在细菌学检查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万古霉素依然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某市霾污染因子PM2.5引起居民健康危害的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定量评价某市霾污染因子PM2.5引起的居民健康危害及其经济损失.方法 采用以流行病学研究为基础的暴露-反应关系估算某市2009年因霾污染因子PM2.5引起的居民健康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健康效应的经济价值统计相应的经济损失.结果 2009年该市霾污染因子PM2.5引起的居民健康危害共造成经济损失达24.61亿...  相似文献   
5.
部分液体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部分液体通气(PLV)在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发严重呼吸衰竭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时肺氧合不良,在使用Babylog8000呼吸机进行常频机械通气无效的情况下,将加温后的全氟化碳(PFC)缓慢注入患儿肺内,通过球囊加压,使其在肺内均匀弥散后继续进行常频通气。㈦时监测患儿的PaO2、PaCO2、氧合指数(OI)和相关生命体征,定时进行气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结果 使用PLV治疗后,患儿的氧合情况明显改善,OI明显下降,6h后OI比PVL前下降41.18%,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使用PLV后77h撤机,撤机后7d复查:动脉导管关闭、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肺部X线显示病变吸收,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脑缺氧缺血性病变好转,健康出院。结论 PLV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时可以使用,需要继续评价其在临床医疗中的效果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细菌耐药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菌种、构成比及耐药情况,以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2000年至2001年2年间对NICU中110名新生儿进行细菌学和细菌耐药检测,对不同标本群的阳性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名新生儿共接受了331次细菌学检查,阳性为121次,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革兰阳性菌30株,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阳性菌株中13株为产ESBLs阳性菌株,气道内组检出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高于非气道内组(x2=3.9158,P<0.005).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最高的为红霉素(95.0%)和青霉素(92.6%),耐药率最低的为万古霉素(3.3%);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西林(98.8%)、头孢呋新(98.2%)和氨苄西林/舒巴坦(90.0%),耐药率最低的为阿米卡星(6.1%)和亚胺培南(6.7%).检出率最高的三种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00%,铜绿假单胞菌96.0%,大肠埃希菌90.5%.结论 NICU中革兰阴性菌仍是导致感染的主要病原体,ESBLs阳性菌株的增加与临床上侵袭性医疗手段的运用增多相关.氨苄西林已经成为临床上耐药率最高的药种之一,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住院患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儿科住院患儿中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菌株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2月期间儿科住院患儿中ESBLs阳性菌感染情况 ,根据NCCLS(1999版 )规定做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在所进行的 6 32 3次细菌学检测中有 994株阳性菌株 ,其中大肠埃希菌 30 4株 ,肺炎克雷伯菌 71株 ,阴沟肠杆菌 2 2株 ,其他菌株为 5 97株。ESBLs阳性菌株为 97株 ,总检出率 1 5 3% ;其中内科系统检出 80株 ,外科系统检出 17株 ,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ESBLs阳性菌中有6 9株为大肠埃希菌 ,2 5株为肺炎克雷伯菌 ,3株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最高 (35 2 1% ,2 5 / 71) ,与大肠埃希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ESBLs阳性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及敏感率不同。结论 ESBLs阳性菌已经成为儿科住院患儿中较为重要的耐药菌株 ,对其治疗应当依据细菌学药敏检测结果 ;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仍是治疗ESBLs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部分液体通气对胎粪性急性肺损伤的病理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胎粪性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探讨PLV对治疗胎粪性急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 68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6组,用20%健康新生儿胎粪混悬液3 mL/kg造模,再行机械通气.使用PLV组:全氟化碳(PFC)按3 ml/kg注入兔肺内,再机械通气.造模后6 h处死动物,取兔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评分.结果相对于常频组(3.0±0),常频(PLV)组(2.4±0.6)和高频(PLV)组(2.4±0.6)可以明显降低炎性细胞浸润(P<0.01),且高频组(2.1±0.3)也有类似作用(P<0.05).只有高频(PLV)组(1.0±0.7)的肺水肿情况好于常频组(2.0±0.8)(P<0.01).常频组(2.6±0.5)较容易出现小气道损伤,常频(PLV)组(1.1±0.4)和高频(PLV)组(0.9±0.3)的小气道损伤则不明显(P<0.01).未发现PLV对肺出血有效.相对于常频组和高频组,使用PLY二组的死亡率较低(21.4%/14.3%).结论 PLV可以明显减轻胎粪性急性肺损伤,并对降低死亡率有一定作用,因而PLV具有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英文作者简介:ZHU Jian-xing (Email:jxzhu.my265@yahoo.com.cn)  相似文献   
9.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是一种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导致心源性晕厥和抽搐,严重者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近8年收治的12例Ⅲ°-AVB病人的临床和治疗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为18月至12岁(平均年龄78月)。7例为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2  相似文献   
10.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感染性疾病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引起儿童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和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危重患儿的抗感染治疗常在获得细菌学检测结果之前已开始,因而作为临床医师有必要准备一套针对重症感染的初始治疗方案。该方案是以引起各种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其对相关抗生素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同时辅以临床医师对当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