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30),模型组(n=30)以及右美托咪定给药组(n=30).构建脑损伤模型,给药组在造模6h以后注射右美托咪定.建模24h后每组处死15只大鼠,建模72h后每组处死15只大鼠.取出脑组织测定其干湿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75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病例行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时使用“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的结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75例手术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术后复发出血2例,手术死亡1例。结论“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可减少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尿胱抑素C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老年脓毒症患者76例。根据是否出现AKI分为非AKI组和AKI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生理学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研究变量(血、尿胱抑素C及血肌酐)预测脓毒患者发生AKI的精确性。结果 7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27例发生了AKI,发生率为35.5%。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高(P0.05);SOFA评分较高(P0.05);前降钙素均较高(P0.05),平均动脉压较低(P0.01)。AKI组患者的血胱抑素、尿胱抑素明显高于非AKI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血肌酐、死亡率方面,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IFLE分级,将AKI分为3级,其中出现R级(Risk)有5例,占18.5%;I级(Injury)有9例,占33.3%;F级(Failure)13例,占48.1%;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发生率为48.1%。ROC曲线显示,血胱抑素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尿胱抑素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P0.01),血肌酐的曲线下面积为0.592(P0.05)。结论联合血、尿胱抑素及尿量可早期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胆源性胰腺炎病例Oddi括约肌病变的临床特征与组织学类型的相互关系.方法 1995年10月至2010年5月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并术中切取括约肌组织活检61例,对标本行Van-Gieson-Mason染色切片,纤维组织呈红色,肌肉组织呈黄色.结果 组织学检查仅1例正常,纤维化56例(占 91.8%),腺体病变2例,炎性病变2例.术中发现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良性乳头狭窄、胰腺炎病变明显时括约肌为重度纤维化,胆总管泥砂状结石者的括约肌均有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 胆总管结石、炎症及急性胰腺炎之后的慢性胰腺炎均伴有Oddi括约肌纤维化,伴良性乳头狭窄时应考虑作括约肌切开术或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两种不同方式与切口疝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中与之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和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1990年1月1日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腹部切口发生切口疝的相关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Stata(12.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出文献502篇,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全文最终纳入22篇研究文献,共累计病例5 405例,其中发生切口疝的病人共654例,切口疝总发生率为12.1%,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横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4%,而腹部纵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10%。不考虑权重的情况下进行横向切口与纵向切口疝发生率的t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横向切口可能是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疝发生率高的优选切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Wistar大鼠的脓毒症模型,大鼠共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FDP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行开关腹手术,脓毒症组建立脓毒症模型,FDP组在建立脓毒症模型的基础上股静脉给予1,6-二磷酸果糖(FDG),比较4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PT、APTT、TT、D-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4组大鼠FIB无显著性差异。FDP组的PT、APTT、TT、D-D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T、APTT、TT稍高于对照组,FIB、D-D和ATⅢ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脓毒症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但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第1,3,7天时脓毒症组和FDP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第1,3,7天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脓毒症组。结论:FDP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凝血功能,控制应激性的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在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肺心病且需要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在麻醉的基础上术中加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0、6、12、24 h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肌钙蛋白(cTnI),以及入手术室(t0)、麻醉诱导时(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变异性。结果[结果部分应列举主要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 两组患者手术前IMA和cTnI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各时间点试验组的IMA和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在t1、t2、t3、t4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IMA分别为80.7±9.7 vs 73.1±12.4(P=0.0002),97.6±9.5 vs 84.8±11.3(P=0.0000),108.7±13.2 vs 90.6±12.9(P=0.0000)和97.6±11.4 vs 88.5±10.6(P=0.0000)。在t1、t2、t3、t4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cTnI分别为0.060±0.020 vs 0.040±0.005(P=0.0000),0.070±0.030 vs 0.050±0.010(P=0.0000),0.070±0.040 vs 0.050±0.008(P=0.0001)和0.070±0.050 vs 0.050±0.010(P=0.0022)。在t1、t2、t3时间点,两组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总功率(TP)均和t0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在t3时间点,试验组LF、HF、TP、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减轻肺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心肌损伤,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PVL)患者行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住院期间相关指标以及随访情况。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PVL患者35例,其中行PVL介入封堵术患者15例(介入组),外科PVL修补术患者20例(外科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比例、围术期死亡比例、残余PVL比例、血红蛋白尿比例、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肺部感染比例、输血比例、新发心律失常比例、术后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术后12个月随访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比例均为100%,围术期无死亡。两组患者输血比例、肺部感染比例、新发心律失常比例、血红蛋白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组患者手术时间[(53.2±14.7)min比(287.5±38.2)min,P0.001]、住院费用[(3.7±0.4)万比(6.5±0.8)万,P0.001]及住院时间[(5.6±1.3)d比(9.8±2.1)d,P0.001]显著低于外科组,而残余PVL发生比例(10/15比0,P0.001)显著高于外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复查两组患者残余PV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收缩压(R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及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6个月LVIDd[(48.3±6.2)mm比(58.4±9.5)mm,P=0.002]、LVIDs[(28.3±3.5)mm比(36.5±6.4)mm,P0.001]、LAD[(32.7±4.9)mm比(39.2±5.5)mm,P=0.002]显著小于术前,而LVEF[(51.3±8.4)%比(40.2±5.3)%,P0.001]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科组术后6个月LVIDd[(47.5±5.9)mm比(57.7±10.5)mm,P=0.001]、LVIDs[(26.1±4.3)mm比(36.3±7.3)mm,P0.001]、LAD[(31.8±5.0)mm比(41.2±6.8 mm),P0.001]显著小于术前,而LVEF[(50.2±5.3)%比(42.6±8.2)%,P=0.001]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残余PVL,NYHA分级Ⅰ/Ⅱ、Ⅲ、Ⅳ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但介入封堵治疗成本更低,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