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神经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兴奋和抑制这一对矛盾的斗争。兴奋过程过强或抑制过程的削弱都可能导致惊厥。有一些惊厥剂就是通过后一种方式发挥作用的。苏玄胡硷是我所从苏北产的野生延胡索(Corydalis humosa Migo)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硷,又名毕枯枯灵(Bicuculline),经筛选发现具有强烈谅厥效应。1934年 Welch 和 Henderson 虽曾报导这种生物硷具有惊厥作用,此后30年无人进  相似文献   
4.
取出大鼠心脏按Langedorff装置灌流Krebs-Henseleit溶液,通以95%O_2和5%CO_2,pH7.4,37℃。经一段时间平衡后,开始以无钙K-H溶液灌流10min,随后以含钙K-H液灌流;并测定灌流液中的总蛋白和CPK。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的光遗传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抗菌活性确定,副作用和耐药性较小,特别是第3代和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对G^ 菌、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对其主要不良反应——光毒性的产生机制研究甚少。由于光毒性与光敏性皮肤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值得警惕和重视。本文将对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的光遗传毒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说明对遗传物质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彗星实验检测不同种类化学物在单细胞水平上DNA的损伤情况。方法:体外彗星实验。结果:L-4氧代赖氨酸及10-羟基喜树碱不能直接引起DNA的损伤。ST1435剂量高达4mmol·L~(-1)时才能对DNA产生损伤。二甲基亚砜,作为一种常用溶剂,当其浓度小于2%时,不增加对DNA的损伤,但当浓度≥4%时,可产生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的DNA损伤。博莱霉素和丝裂霉素对DNA有强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慧星实验作为检测可疑化合物遗传毒性的工具,具有快速,灵敏,简单,重复性好及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双酚胺酸对铀有良好的促排解毒作用,但它却有明显的胚胎毒和致畸作用。用接近治疗的剂量100,250,500mg/kg肌注,引起吸收胎明显增多,甚至达100%。在不同剂量组幸存的鼠活胎中有3.3-6.9%的畸胎。双酚胺酸无诱变作用。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浓度高达LD50时,畸变率仍低于5%。ICR小鼠肌注3000mg/kg后,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率无明显增高。进一步分析双酚胺酸对DNA构象的影响。结果50μg/ml双酚胺酸并不改变小牛胸腺DNA的圆二色谱。表明双酚胺酸既不嵌入DNA分子也不形成加成物,它的致畸作用很可能是螫合作用而导致母鼠缺乏某些金属离子所致,而并不影响DNA或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9.
10.
新型抗前列腺增生药爱普列特(Epristeride)药理和毒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爱普列特是新一代选择性、特异性作用于甾体5(还原酶Ⅱ亚型的反竞争性抑制剂(uncompetitiveinhibitor)。具有抑制双氢睾丸酮生物生成及选择性抑制前列腺生长的作用。爱普列特口服吸收好,在前列腺中可保持较高浓度。口服爱普列特可导致前列腺萎缩,其作用机制主要为促进前列腺细胞凋亡,组织学可见前列腺腺腔减小及上皮细胞高度变矮,染色体凝缩率和凋亡小体发生率明显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下调。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证实爱普列特具有高度器官选择性,其主要靶器官为前列腺,而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未见有明显影响,生殖毒理学研究未发现明显生殖毒性,遗传毒理学研究表明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