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导致脑梗塞的高危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9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缩压(SBP)、舒张压(BDP)、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结果:两组受试者的LDL、HDL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TG指标略有增高,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受试者的血压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及MAP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者罹患糖尿病的几率及吸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罹患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因素等是诱发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应针对此类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干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89例进行心脑血管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为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余患者共9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收集全部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结果对全部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年龄(>65岁)、性别(男性)、吸烟(是)、血脂异常、UA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给予3个月随访观察,57例吸烟患者33例已开始戒烟,遵医依从性达88.8%。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UA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症状等,在给予干预治疗时,采用多种干预措施协同作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