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多由主动脉内膜突然撕裂,血液冲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所致,过去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并发主动脉关闭不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告3例并就其外科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接受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的患者共263例,随机分为超滤组、非超滤组;在围手术期、手术期各时段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神经肽Y(NPY)。结果显示,术中患者血浆NPY水平较手术当天明显上升(P〈0.05),CPB时行血液超滤者NPY水平明显下降(P〈0.05)。认为CPB心脏手术可以明显增加患者血浆NPY水平,血液超滤可以明显降低血浆NPY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是否能明显减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肾脏的损伤,并考察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择60例择期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U1、U2、U3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5人,治疗组分别于预充液中一次性给予乌司他丁2万U·kg-1、4万U·kg-1及6万U·kg-1,对照组按照临床常规用量(术中预充液中加入10万U,术后10万U q8h静脉滴注用至术后48 h),各组均分别于术前30 min (T0)、术后第1天(T1)、第3天(T3)、第5天(T5)及第7天(T7)共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同时记录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密切观察用药期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肌酐(Cr):4组术后T1、T3点肌酐水平高于T0值(P<0.05),3组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肌酐水平低于C组(P<0.05),U2、U3组术后各时间点肌酐水平低于U1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U3组与U2组相比两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尿素氮(BUN):U1组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变化同肌酐。(3)安全性:研究期间各剂量组均无乌司他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能够造成患者肾功能损伤,而乌司他丁能减轻围术期肾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相关性,各剂量组安全性良好。适宜应用剂量为4万U·kg-1,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  相似文献   
4.
摘 要: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放化疗是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胶质瘤,尤其胶质母细胞瘤是血管化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肿瘤常处于乏氧状态,放化疗常呈现出抵抗性。探索胶质瘤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有助于改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本文从胶质瘤缺氧微环境、胶质瘤干细胞及微小RNA 等方面阐述了胶质瘤放化疗敏感性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口腔内就位道观测仪在口腔医学生固定义齿就位道确定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0名经过系统牙体制备理论教育的医学生,随机分为四组(A1组:采用就位道观测仪指导制备前牙;A2组:采用常规目测法制备前牙;B1组:采用就位道观测仪指导制备后牙;B2组:采用常规目测法制备后牙),每组各20名,分别在仿真头颅模型系统上模拟21、36缺失进行固定桥基牙制备。制备后用3D扫描仪行口内模型扫描,将获取数据导入CAD软件进行倒凹及会聚度的分析和测量。凡预备体无倒凹者为合格,存在倒凹者为不合格。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合格率及基牙平均会聚度的分析。结果 A1组合格16人(合格率为80%);A2组合格9人(合格率为45%);B1组合格15人(合格率为75%);B2组合格5人(合格率40%)。数据分析表明,A1组优于A2组,两者存在差异性(P<0.05),B1组优于B2组,两者存在高度差异性(P<0.01)。桥基牙会聚度A1组优于A2组,B1组优于B2组,均存在高度差异性(P<0.001)。结论 使用口内就位道观测仪可以提高医学生固定义齿共同就位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7.
冠状动脉左室瘘(coronary artery left ventricu-lar fistula)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左室之间异常通道,本病极为少见,我们手术治疗一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男性,8岁,1月前剧烈活动后感心慌气短,伴有头晕,休息后缓解。查体:P108次/min,R21次/min,Bp100/60mm Hg(1mm Hg=0.133kPa);WT22k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Ⅱ/6级舒张期杂音。心脏彩超心脏四腔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明显迂曲增宽,主干沿右室前壁走行,最宽处1.6cm。彩色多普勒可探及来…  相似文献   
8.
背景:SiO2含有较多的羟基官能团,可进一步功能化而与靶向性配体相偶联,从而拓展Fe3O4@SiO2纳米粒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目的:探讨靶向性纳米粒子c(RGDyK)@SiO2@Fe3O4)的合成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方法:采用一壶化学共沉淀法合成油酸修饰的疏水性Fe3O4纳米粒子,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生物相容性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将复合粒子中SiO2表面的羟基氨基化、醛基化,加入1.0mgc(RGDyK)多肽,超声震荡下反应生成c(RGDyK)@SiO2@Fe3O4纳米粒子。将Fe3O4@SiO2或c(RGDyK)@SiO2@Fe3O4与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共培养24,48,72h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实验合成的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40nm,应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可将c(RGDyK)成功耦合于复合粒子的SiO2表面。Fe3O4@SiO2或c(RGDyK)@SiO2@Fe3O4与EA.hy926共培养24h,EA.hy926细胞活性明显增高(P〈0.05),以c(RGDyK)@SiO2@Fe3O4的作用更明显;共培养72h后,细胞活性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电镜观察发现,EA.hy926细胞对靶向性c(RGDyK)@SiO2@Fe3O4粒子的吞噬能力明显强于非靶向性Fe3O4@SiO2粒子。说明实验合成的c(RGDyK)@SiO2@Fe3O4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超顺磁性及较高的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是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
孙鹏飞  林桂权 《陕西中医》2008,29(12):1600-160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降糖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黄芪、山药、太子参、生地、麦冬、丹参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降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跨语言信息检索的内涵与发展,详细阐述跨语言信息检索中存在的10种翻译消歧技术.从核心基础、应用状况、主要改善和发展前景4个纬度对跨语言信息检索各种翻译消歧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并简要解释.在此基础上概括跨语言信息检索翻译消歧技术发展状况和趋势,提出未来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