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考察酸浆种质资源分布情况。方法直接到酸浆种质分布区域调查收集种质材料,用GPS仪精确定位采样点的地理位置,测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对于所采集的每一份种质样本做好详细的记录。结果共进行考察点为95个,其中收集到了酸浆种质的采集点为63个,采集点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结论酸浆的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东北三省的酸浆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实地调查,依据宿萼及果实的形态差异,可以划分为多个种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脑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60例,将其按照血管受累的程度和有无侧支代偿分为3组,有侧支代偿颈内动脉狭窄组(A组)、无侧支代偿颈内动脉狭窄组(B组)及颈内动脉闭塞组(C组)。观察3组患者脑血流灌注现象。结果当颈内动脉发生狭窄和闭塞现象时,严重脑灌注损伤患者容易出现侧支代偿。3组患者的单侧额、颞、顶叶皮质等的血流灌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基底节和丘脑的血流灌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血管狭窄程度和侧支代偿可导致脑灌注损伤的出现,虽不能直接对比,但可以加强对脑缺血的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MRS评分、MBI评分及脑部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动态阻抗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及脑部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动态阻抗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