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综合征性隐性遗传性耳聋4个家系的听力学特点及遗传特征.方法 对4个家系进行相关资料调查和听力学检查分析.纯音测听62例,耳聋25例.对先证者4例行双侧声导抗、ABR测试.结果D、G家系学语前聋,表现为聋哑症.E、F家系学语后聋,多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听力下降.E家系耳聋始于8岁以后,F家系耳聋最早始于5岁,最晚始于22岁.首先是高频区受损,以后向中、低频扩展.F家系Ⅳ5因突发性耳聋导致全聋.听力学测试支持耳蜗性感音性听力损失.4个家系男女均有发病,表型正常的双亲,后代可有耳聋,耳聋患者可有正常后代.D、G家系可见隔代遗传.全身检查未见其它部位畸形.结论4个家系为无综合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经GJB2、GJB3、GJB6、线粒体耳聋基因筛查,F、G家系与GJB2基因突变相连锁.  相似文献   
2.
沂水县自1998年开始试点推行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中式定点定时接种工作,1999年全面展开,2001年着重开展了接种门诊的示范化:规范化建设,使全县的计划免疫工作由以村为单位分散式接种转变为以乡镇为单位定点定时集中式规范化接种,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巍  孙广 《中医药学报》2001,29(3):30-30
自 1 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祛腐生肌散”治疗外伤感染 5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4 2例 ,女 8例 ;年龄 1 8~ 5 2岁 ;手指感染 2 8例 ,手指骨折并发骨髓炎 1例 ,脚趾开放性骨折 1 9例 ,胫腓骨下端开放性骨折 1例 ,股骨髁开放性骨折大面积感染 1例。2 治疗方法  乳香、没药各 60g ,血竭 80 g ,轻粉、红粉各 1 0 0 g,冰片1 0 g,胆南星、白芷各 4 0 g ,共为细末。先将伤口周围擦拭干净 ,常规消毒 ,对已剥离的坏死组织全部煎掉 ,对于残骨彻底咬除 ,根据损伤部位大小 ,取适当大小的纱布 ,先将少量的凡…  相似文献   
4.
沂水县历史上是斑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经过40多年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1983年经卫生部考核微丝蚴阳性率降为零,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此后经过20多年的病原学、血清学、蚊媒等纵横向监测,于2004年达到了消灭丝虫病标准.现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布病误诊2例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38岁。发热、乏力、腹部及腰背痛伴轻微腹泻入院。病后 3d到医院就诊。查体 :t39℃ ,腹部轻微压痛 ,腹壁略紧张 ,血清淀粉酶 46 0 u,WBC9.7× 10 9/L ,N无显著性升高 ,诊断为胰腺炎。通过禁食 ,口服阿托品 ,静滴地塞米松和妥布霉素 7d好转 ,14d出院。出院后 4d前述症状重新出现 ,3次到市级及以上医院诊治无效。卫生防疫站在处理布病疫区过程中了解到本例发病前 10 d有过徒手为羊助产史 ,采血做布氏 SAT试验 ,最高凝集滴度达 1∶ 16 0 0 ;按布病治疗方案给予口服土霉素、肌注链霉素足疗程治疗后未再复发。例 2 男…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分离率低,分离工作广泛而持久开展的可行性极差。建立以人、畜血清学等日常监测所得数据为基础计算出疫区流行菌对人群综合致病能力(DRL)的简易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并绘制DRL/年曲线,不用做病原分离和测毒工作,即可以DRL值的变化判定强、弱毒种菌在疫区中的消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198 6~ 1992年间辽宁省先后分离到犬种、牛种第 和第 生物型、羊种第 生物型布鲁氏菌。 1994年始辽宁省部分地区发生布鲁氏菌病 (布病 )流行 ,为了解此次布病流行的病原菌种、预测布病流行趋势 ,1999年开展了布病病原调查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病原分离对象 :在法库县、沈阳市东陵区、新宾县、凌海市(县级 )通过 SAT实验确诊的有明显症状、体征的布病急性期病人 11例 ,并在法库县布病患者家中筛查出病羊 2 4只。1.2 病原分离方法 :分别采人、羊血各 1~ 4m L 无菌接种至 2支胰蛋白月示琼脂斜面培养基中 ,1支置于普通温箱中 ,1支置…  相似文献   
8.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引起的人与食草动物(主要为牲畜)共患的传染病。炭疽芽孢抵抗力强,自然状态下,可造成环境广泛而持久的污染,由此引发的人、畜疫情连绵不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内吞噬功能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吞噬率.方法 用6%淀粉肉汤诱导小鼠腹腔产生巨噬细胞,体内吞噬5%鸡红细胞,并测定其吞噬率.结果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成活率>98%,平均吞噬百分率和平均吞噬指数分别是38.04%和0.39.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6-2015年人间和家畜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情况,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探索畜牧业因素对人间疫情影响,为布病预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辽宁省2006-2016年布病月发病数,以发病数建立时间序列构建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ARIMA)模型,对2016年1-6月进行短期预测,结合实际观测值评价预测效果;收集辽宁省同期羊存栏量和疫情,分析与人间发病存在的关联。结果 构建模型ARIMA(1,1,1)(1,1,1)12,月发病数拟合值与实际观测值时间序列基本一致,预测效果良好,但精确度较低。羊年存栏量与人间布病发病数存在正关联性。结论 ARIMA模型预测辽宁省布病发病情况基本可行,加强人畜布病的监测工作,以揭示人与家畜流行病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