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8篇
肿瘤学   2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存血液病的腹部外科疾病,大致可归纳为血液病并发腹部外科或腹部外科所致的血液学改变两大类.现分述如下。一、血液病并发腹部外科疾病临床上,对伴血液病的腹部外科患者,应如何掌握手术适应证?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具体问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FLK-1、LRP和MDR1的表达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Flk 1),肺耐药蛋白 (LRP)基因以及多药耐药基因 (MDR1)蛋白与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原发性肺癌组织中三种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70例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MDR1阳性率 49. 2% (29 /59),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 (SCLC) 18. 2% (2 /11)(P<0. 05);非小细胞肺癌LRP阳性率 69. 5% (41 /59),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 27. 3% (3 /11) (P<0. 05)。腺癌中MDR1与LRP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 05)。LRP与Flk 1在NSCLCs中共同表达 49. 2% (29 /59),LRP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MDR1和LRP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Flk 1与TNM分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Flk 1 LRP均阳性、FLK 1 LRP MDR1均阳性、中药治疗、复发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 05)。结论:FLK 1、LRP和MDR1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8 4年Boyce等[1,2 ] 发现人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 ,并认为脐血可能是临床上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来源。继之 ,Broxmeyer等用实验研究方法证实脐血及胎盘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 /祖细胞。 1988年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Gluckman等[3] 首先进行了HLA完全相同的脐血移植 ,治疗 1例Fancomi贫血患儿 ,并获得成功。此后 ,世界各地逐步开展脐血移植工作。到 1998年为止 ,全世界已进行 30 0多例同胞间脐血移植及70 0多例非血缘间脐血移植。日本 ,到 1998年 7月止 ,已完成了 2 2例同胞间的脐血移植及 2 7例非同胞间的脐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索理想的血液肿瘤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方法 选择 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14例应用米托蒽醌 (2 0mg/m2 ) 阿糖胞苷 (8g/m2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惠尔血 30 0 μg/d ,从白细胞 <1× 10 9/L开始至采集完成 ) (MAG) ;1例多发性骨髓瘤应用环磷酰胺 (4 g/m2 ) G -CSF(CG)。用CS -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处理血量约 2 0 0ml/kg ,历时 3~ 4h。直至CD34 细胞数 >4× 10 6/kg为止。 结果  14例用MAG方案者中 ,一次采集即采到CD34 细胞 2× 10 6/kg以上者 11例 (79% ) ,其中 9例 (6 4% ,9/14)达 4× 10 6/kg以上。通过测定采集日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可预测一次采集足量干细胞的可能性 (P <0 .0 0 1)。 2例部分缓解者动员后获完全缓解 ,1例Ph阳性小克隆和 1例AML1/ETO基因在动员后转阴。移植 14例可评价者中 10例存活至今 (3~ 5年 ) ,4例 (Ph 杂白、L2和L3型急淋、急单各 1例 )复发死亡。结论 MAG具有抗瘤和动员双重作用。外周血CD34 细胞数与采集成功与否相关性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 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的机制。方法:以CML细胞系K562 为模型,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形态学观察、肿瘤集落形成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检验。结果:经≥2.5μmol/LAs2O3 处理的K562 细胞可出现增殖受抑和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及DNA片段化。结论:As2O3 能有效地诱导K562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支持效果。方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经预处理化疗及干细胞回输后,在骨髓“空虚”期当Hb< 80g/L 时,输注照射的浓缩红细胞;血小板< 20 ×109/L时,输注照射的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输注量3 .0 ×1011 。结果 输注血小板悬液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可提高(6 ~26)×109/L,维持时间为1 ~4 天,无1 例因血小板过低致颅内出血。结论 成份输血是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的强有力支持,其中血小板输注的数量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体外转染了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给经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观察该基因对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经5-Fu预处理的供体小鼠骨髓有核细胞,体外转染由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然后移植给经85Gy致死剂量照射的同系受体小鼠,以紫杉醇(Taxol)、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筛选,观察小鼠血象、生存期和生存率变化,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人多药耐药基因在小鼠中的整合与表达。结果:致死剂量辐照后,移植组小鼠造血功能逐渐恢复,未移植组15d内全部死亡。腹腔注射紫杉醇或静脉注射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后,实验组生存率和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MDR1基因能保护骨髓细胞,并且具有体内选择和富集作用,PCR分析提示,实验组外周血、骨髓、肝、脾组织中均检测到原病毒整合,RT-PCR与FCM检测到MDR1基因表达。结论:人MDR1基因修饰的小鼠骨髓细胞,能有效重建经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造血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骨髓免受化疗药物所致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AML1-ETO、PML-RARα和BCR-ABL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和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两种移植方式在供体细胞嵌合状态的形成及转归上的差异,探讨早期供体细胞植入的关键因素。方法 对20例接受allo-BMT和18例NS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干细胞来源、预处理方案和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对移植后+7、+14、+21d,+1、+3、+6、+9、+12个月的嵌合体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1)NST组在受体年龄、单个核细胞(MNC)、CD34^+及T细胞数量上均明显高于BMT组,造血重建方面,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时间与BMT组无差别,但血小板恢复明显早于BMT组。(2)NST组患者供体细胞完全嵌合状态(FDC)的建立比BMT组早(1个月vs 3个月),移植后早期(+1个月)FDC比例亦明显高于BMT组(38.9%vs 20%),而混合嵌合状态(MC)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MT组(61.2% vs 80%),移植1个月后各时间段两组在嵌合体形成上均无显著性差别。(3)氟达拉滨为基础的NST预处理方案与标准预处理方案相比并未延迟供体细胞的植入。(4)NST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MT组(80%vs 50%,P〈0.01),与NST组输入高剂量的CD34^+细胞相关。结论 在供体细胞早期植入和嵌合体形成的过程中,移植物中造血干细胞和T细胞数量至关重要,并可能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