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冠心病有无心绞痛时左心室功能与并发症是否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观察了14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及临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1)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心绞痛组左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病死率均比无心绞痛组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静脉滴注L-精氨酸(L-arg)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探讨L-arg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36例心力衰竭患(心功能Ⅳ级1例,Ⅲ级24例,Ⅱ1级11例),以20%L-arg10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1h内恒速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记录用药后心率、血压变化,并对其中11例患(心功能Ⅲ级8例,Ⅱ级3例)采用有创检查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同时测定用药后血液和尿液一氧化氮(NO)。结果:静脉滴注L-arg5min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乘积均有显降低(P<0.05),最大效应时间10-60min,心率无变化。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静脉滴注L-arg可使平均动脉压和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肺血管阻力显降低(P<0.05-0.01),心指数和左心室作功指数显增加(P<0.01)。用药后尿液NO显升高。结论:心力衰竭患静脉滴注L-arg增加了体内NO,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周世炳  聂晓莉 《上海医药》1998,19(11):28-29
目的:评价国产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进口洛伐他汀作平行对照。方法:3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9例,用国产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16例,用进口洛伐他汀20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显效率均为100%。结论:国产和进口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都很好,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均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我院心内科对1998年2~6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50例应用盐酸精氨酸治疗,并与硝普钠进行了对比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门诊和住院高血压患者,按照1988年JNC标准分为中度高血压,即舒张压(DBP)为14~15.2kPa,重度高血压:即舒张压≥15.3kPa。年龄35~65岁者均为入选对象。各种继发性高血压,心、肝、肾功能衰竭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排除。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纳入后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盐酸精氨酸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脂质过氧化物、肌红蛋白的变化以及伊那普利的影响曾祥鸿,李秀芝,赵豫琴,刘忠浩,李秋,周世炳目前认为,充分性心力衰竭是由于能量不足造成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一种超负荷心肌病[1].氧自由基参与原癌基因的激活,使基因表达异常,并可直接或简接...  相似文献   
6.
对9他心力衰竭患者(冠心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一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后,采用有创检查观察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发现用药后半小时显效,1小时效应达高峰时,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分别从服药前的4.65±1.17kPa(34.9±8.8mmHg),2.81±0.92kPa(21.1±6.9mmHg)降至3.00±1.03kPa(22.5±7.7mmHg)及1.76±0.54kPa(13.2±4.1mmg,P<0.001),中心静脉压从1.19±0.62kPa(8.9±4.7mmHg)降至0.69±0.46kPa(5.2±3.5mmHg,P<0.01),肺血管阻力由29,22±14.89kPa·s/L降至16.96±8.66kPa·s/L(P<0.01)。药物最大效应持续至少6小时。在服药后0.5~2小时,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心率无变化。一次口服未见副作用。提示单硝酸异山梨酯是治疗心力衰竭有前途的新药。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房室感知起搏抑制触发型(DDD)、心房感知起搏抑制型(AAI)、心室感知起搏抑制型(VVI)等不同起搏类型的特点,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评价全自动起搏器在DDD、AAIVVI的工作状态下分别在不同起搏频率时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探索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时的最佳起搏类型及起搏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例,其中心房纤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纤颤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采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替代双室同步起搏的方法,寻求心室再同步。结果:双部位起搏较单纯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输出量增加(P<0.05);3~10个月随访发现其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右室双部位起搏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易于临床掌握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1997年7月~2001年10月,我们研究观察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尿液N0的变化及L精氨酸(L-Arg)短期治疗的影响和临床疗效,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l.1 研究对象 48例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58~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