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基于甜味受体整合中药“效味”和“滋味”探索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甘味药性物质基础,为中药药性物质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 以多糖、皂苷、黄酮成分为玉竹甘味药性物质筛选对象,分析其对“阴虚”小鼠体质量、体温、食量、饮水量、大便含水量、皮肤含水量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AQP3 m RNA表达量的影响,基于“效味”探索玉竹甘味药性物质;以典型甘、苦、辛、酸、咸味中药建立中药“五味”标准,利用电子舌技术及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别比较玉竹多糖、皂苷、黄酮与中药“五味”的欧式距离及投射的区域,基于“滋味”探索玉竹甘味药性物质。将基于“效味”和“滋味”相同的甘味药性物质确定为玉竹甘味药性物质基础,并采用整体动物考察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的影响,分子对接考察甘味药性物质与甜味受体...  相似文献   
2.
槲树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槲树Quercus d entata Thunb.为壳斗科栎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有100余种,某些品种作为民间中草药被广泛应用,并且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唐本草》以及以后的历代本草都有记载,主要用于治疗痢疾、恶疮等症[1]。槲叶、槲皮、槲实仁均作为药用。国内科研工作者已将槲树叶开发成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新药。但是,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仅见少数报道[2]。本实验从槲树叶中分离纯化得到5种酚性成分,并且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解析等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槲皮素(Ⅰ)、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Ⅱ)、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即金丝桃…  相似文献   
3.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十一五”规划已将乙型肝炎、艾滋病和血吸虫病首次列入国家重点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4.
吴璐  高文军  王芳  杨华生 《中成药》2014,(11):2307-2311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的用量比以及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在析因设计优选考察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5.4 nm,包封率为(77.19±4.10)%、载药量为(5.01±4.03)%。结论分式析因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模型为例,采用光遗传技术调控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探讨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方法]将Vgat-Cre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2)模型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3)模型+eNpHR组,注射rAAV2/9-EF1α-DIO-eNpHR3.0-EGFP病毒,给予黄光刺激(20 Hz,5 ms,4 mW)。4)模型+ChR2组,注射rAAV2/9-EF1α-DIO-hChR2-EGFP病毒,给予蓝光刺激(20 Hz,5 ms,4 mW)。5)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穴,疏密波,频率2/100 Hz,电流1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IBS慢性内脏痛模型;通过一般情况观察、腹壁撤回反射(AWR)评分确认模型制备成功后,利用光遗传技术对vlPAG的GABA能神经元进行激活和抑制调控,分析各组小鼠的AWR评分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前),模型组小鼠AWR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艾灸干预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UC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剩余4只用于模型鉴定)。采用4%浓度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7 d以建立UC大鼠模型。艾灸组取双侧“天枢穴”和“上巨虚穴”进行隔药饼灸,西药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溶液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LPS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分化抗原14(CD1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6、TN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C大鼠外周血清LPS的含量、结肠组织LBP、CD14、TLR4、MyD88、TRIF、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以及IL-6和TNF-α的mR...  相似文献   
7.
李聪  黄诗雨  陈丽华  刘红宁  高玲  管咏梅  吴璐 《中草药》2020,51(20):5395-5404
中药挥发油质量的稳定性是其发挥临床疗效及确保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由于中药挥发油的质量受到入药部位、药材产地、药材采收期、提取工艺、炮制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挥发油的出油率或所含化学成分出现差异,影响中药挥发油质量的均一性,进而影响挥发油的疗效。因此,如何把控挥发油的质量是中药挥发油发挥作用的关键。分析了药材不同入药部位、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对中药挥发油质量的影响,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含有挥发油成分的196味中药按药用部位进行分类,讨论了不同入药部位、产地和采收期对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性,以期为中药挥发油的开发及中药挥发油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联合二甲双胍口服,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单钾盐片和益肝灵片口服,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血糖的变化情况和B型超声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GG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G、TC、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B型超声的声像图表现明显改善.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黄不同粒径粉体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大黄细粉与超微粉体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洲定血浆样品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的含量,用DAS2.1.1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在兔体内呈二室模型,相应的t1/2α大黄细粉组分别为:0.481、1.757、1.401,大黄超微粉组分别为4.693、0.175、0.165。以细粉为参比,由AUC计算大黄超微粉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大黄素:112.57%;大黄酸113.32%;大黄酚:176.14%。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可促进大黄有效成分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西学东渐,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近代上海针灸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近代上海针灸界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形成了以陆瘦燕、杨永璇、黄鸿舫、方慎盦、党波平等为代表的沪上针灸名家及流派,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上海针灸学术的发展状况。文章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上述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其学术发展总体呈现两大共性特点,一是继承发扬传统,一是力图改革创新。综合诸家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可见其在针灸学理论、临床诊疗及治疗方法上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学宗经典,法有渊源;二是重视经络,强调切诊;三是治疗技术,各有千秋。以此为切入点,可管窥近代上海针灸学术的发展状况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