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初步研究前庭神经炎(VN)患者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成像(3D-FLAIR MRI)特点,探讨VN可能的发病部位,同时与前庭功能结合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山东大学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眩晕疾病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6例V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25~71岁,平均44.1岁;均为单侧发病,患侧为左耳17例,右耳19例。根据内耳3D-FLAIR MRI结果分为强化组及非强化组(健侧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患者前庭功能与内耳3D-FLAIR特点的关系。结果36例中发现3D-FLAIR异常强化31例(86.1%),其中前庭神经及前庭终器同时强化14例,单纯前庭上神经强化8例,单纯前庭终器强化7例,单纯耳蜗强化2例。观察前庭神经异常强化显示:前庭上神经强化21例,前庭上、下神经强化1例。5例内耳3D-FLAIR未见异常。根据前庭功能结果分析显示全前庭神经受累19例(52.8%),单纯前庭上神经受累16例(44.4%),单纯前庭下神经受累1例(2.8%)。内耳3D-FLAIR强化组31例患者半规管轻瘫值60.81±3.49,非强化组5例患者半规管轻瘫值34.1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8,P<0.01)。结论内耳3D-FLAIR MRI可以为临床提供可视的影像证据,考虑VN的病变部位不仅在前庭神经,还包括前庭终器。内耳3D FLAIR异常强化的患者其前庭功能损伤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某院体检的200例血压正常的人群进行研究,再选取50例某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以及动脉弹性状况。结果:正常组的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明显低于高血压组以及隐蔽性高血压组(P0.05)。隐蔽性高血压组的受试者的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变化的舒张压(CDP)、收缩压(CSP)、脉压(CPP)、平均舒张压(CMDP)、平均收缩压(CMSP)、收缩末压(CESP)、第一峰值血压与最小血压的差值(P1 Height)、增强压(AUG)、增强指数水平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明显高于正常组受试者,且CDP、CSP、CPP、CMDP、CMSP、CESP、P1Height、AUG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患受试者(P0.05)。结论: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动脉弹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的变化,并评价术后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对HRT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PCI治疗患者,36例(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60 mg,1次/d),36例(雷米普利组)给予雷米普利(5 mg,1次/d).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后7 d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随访6个月后再次复查动态心电图,获得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38例有室性期前收缩的无其他疾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前后TO、TS的变化及应用厄贝沙坦和雷米普利治疗6个月后TO、TS的变化.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7 d,厄贝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TO升高[分别为(-3.37±2.35)%、(-3.39±2.50)%和(-5.67±3.27)%,P<0.05],TS减低[分别为(10.05±3.85)ms/RR、(8.99±3.74)ms/RR和(16.39±5.14)ms/RR,P<0.05].随访6个月后,厄贝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TO降低[分别为(-3.37±2.35)%与(-7.48±3.26)%,P<0.05;(-3.39±2.50)%与(-5.13±3.15)%,P<0.05],TS升高[分别为(10.05±3.85)ms/RR与(18.45±4.85)ms/RR,P<0.05;(8.99±3.74)ms/RR和(13.99±3.96)ms/RR,P<0.05].厄贝沙坦组TO降低低于雷米普利组[分别为(-7.48±3.26)%和(-5.13±3.15)%,P<0.05],而TS高于雷米普利组[分别为(18.45±4.85)mm/RR和(13.99±3.96)mm/RR,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虽急诊PCI治疗,但HRT仍减弱,应用厄贝沙坦和雷米普利均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T指标,但厄贝沙坦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晚间顿服普伐他汀10mg,共6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醇(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醇(AST)和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时TG、TC和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P<0.01),降低度分别为36.36%、25.95%和28.68%,而HDL-C显著升高(P<0.01),升高率为15.78%,治疗前后ALT、AST和CK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阶段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普伐他汀对于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半规管阻塞术与迷路切除术治疗晚期顽固性梅尼埃病的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半规管阻塞术(n=56)和迷路切除术(n=14)治疗的70例晚期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半规管阻塞术(半规管阻塞术组)和迷路切除术(迷路切除术组)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 半规管阻塞术组眩晕总控制率为96.4%(54/56),其中A级控晕率为80.4%(45/56)、B级控晕率为16.1%(9/56);迷路切除组眩晕总控制率为100%(14/14),所有患者均为A级控制;两组眩晕控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规管阻塞术组听力下降率为28.6%(16/56),迷路切除组听力损失率为100%(14/14),半规管阻塞术组听力损失率低于迷路切除组(P<0.001)。半规管手术组手术前、后颈源性/眼源性前庭肌源性电位(c/oVEMP)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迷路切除术组手术前、后颈源性/眼源性前庭肌源性电位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6)。半规管阻塞术组、迷路切除组的平衡恢复时间分别为(16.5±5.19)d、(25.07±7.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半规管阻塞术治疗晚期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疗效优于迷路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对比分析不同阻塞方法对眩晕的控制及听力保留率,为梅尼埃病的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328例行半规管阻塞术的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标准,所有患者均临床诊断为单侧梅尼埃病,行规范化药物保守治疗至少1年以上,但眩晕仍反复发作。其中三个半规管阻塞术302例,两个半规管阻塞术21例,包括水平半规管联合后半规管阻塞15例,水平半规管联合上半规管阻塞6例;一个半规管阻塞术5例,均为水平半规管阻塞。采用纯音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和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myogenic potential,c VEMP)进行听力学和前庭功能评估,通过内耳MRI膜迷路水成像观察阻塞术后膜迷路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三个半规管阻塞术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8.0%(296/302),A级81.8%(247/302),B级16.2%(49/302),听力保留率70.2%(212/302);两个半规管阻塞术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85.7%(18/21),A级61.9%(13/21),B级23.8%(5/21),听力保留率76.2%(16/21);一个半规管阻塞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60.0%(3/5),A级40.0%(2/5),B级20.0%(1/5),听力保留率80.0%(4/5)。三个半规管阻塞术眩晕控制有效率高于两个半规管阻塞或一个半规管阻塞术(P<0.05)。听力保留率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半规管阻塞术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三个半规管阻塞术眩晕控制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拉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较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96例,随机分为西拉普利组48例(高血压的常规治疗加西拉普利治疗)和乐卡地平组48例(高血压的常规治疗加乐卡地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析2组患者体表标准12导联心电图QTcd并用Hoher记录VA发生的情况.结果 西拉普利组治疗前后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12)ms与(65±9)ms,P<0.05];卡地平组治疗前后QTc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13)ms 与(74±12)ms,P>0.05].治疗后2组间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9)ms与(74±12)ms,P<0.05].治疗前西拉普利组及乐卡地平组VA恶性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间VA恶性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西拉普利治疗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QTcd和VA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晚间顿服普伐他汀 10mg ,共 6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肌酸激酶 (CK)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 6周时TG、TC和LDL -C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 (P <0 0 1) ,降低度分别为 36 36 %、2 5 95 %和 2 8 6 8% ,而HDL -C显著升高 (P <0 0 1) ,升高率为 15 78% ,治疗前后ALT、AST和CK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阶段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普伐他汀对于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率恢复(HRR)对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检测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sCRP正常组、hsCRP异常组;再于当日或一周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根据运动后HRR情况分为HRR正常组、HRR异常组;并根据血清hsCRP正常、异常和HRR正常、异常进行交叉组合分成4组:Ⅰ组为hsCRP正常、HRR正常,Ⅱ组为hsCRP正常、HRR异常,Ⅲ组为hsCRP异常、HRR正常,Ⅳ组为hsCRP异常、HRR异常。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血管事件的情况,随访2年~3年。结果:1、发生心血管事件52例,总发生率33.3%。2、hsCRP正常组、异常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4%和46.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将hsCRP异常作为预测标准,其相对危险度为2.8。3、HRR正常组、异常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和53.8%,两者间有显著差异;将HRR异常作为预测标准,其相对危险度为16.9。4、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31.3%、3.6%、65.6%,4组间有显著差异。其中,Ⅰ组与Ⅲ组间无显著差异,Ⅰ组、Ⅲ组与Ⅱ组、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Ⅳ组间有显著差异。Ⅱ组、Ⅲ组、Ⅳ组相对于Ⅰ组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0.9、1.3、23。结论:HRR异常及hsCRP异常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预测指标,且HRR异常的预测价值更高;联合应用hsCRP与HRR两项指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事件的筛查,可进一步提高对风险评估的准确率,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