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寻找落实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佩  袁顺平  叶会琼 《中国药房》2010,(32):3001-3003
目的:寻找落实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突破口。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思考。结果: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5点:起步较早进程缓慢;整体水平落后于世界;某些环节的发展与基本药物制度背道而驰;国家的药物政策导向明确却成效不大;基本药物目录的主导地位不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及缺乏责任主体。结论:要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由政府级的基本政策上升为国家级的基本国策并加强立法工作;以各级政府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责任主体并对基本药物实行分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对高血糖症危重患者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DAD)技术分析检测抗风湿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西药成分。方法采用的色谱柱分别为Kromasil KR100-5 C18(4.6 mm×250 mm,5μm)和Kromasil C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水溶液(60∶40),流速:1 mL.min-1,色谱检测波长230 nm。结果为醋酸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萘普生、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6种成分,能在该色谱条件下得到分离和鉴定。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抗风湿中药制剂中西药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6月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 C 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C 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1±1.1)g/L、(8.2±2.2)g/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 C 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明显,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对高血糖危重患者血糖、血脂、电解质、氮平衡、蛋白质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7例高血糖症危重患者应用3种相同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益力佳组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不大,无需加用胰岛素;而能全力组和安素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升高明显(P<0.05),需加用胰岛素治疗;3组患者的电解质、血淋巴细胞计数、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浓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早期均存在负氮平衡;3组患者肠内营养前后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高血糖症危重患者应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高膳食纤维与单不饱和脂肪酸营养配方比高糖营养配方更有利于高血糖危重患者血糖的下降,胰岛素使用量也减少,同时不影响血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对高血糖危重患者血糖、血脂、电解质、氮平衡、蛋白质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7例高血糖症危重患者应用3种相同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益力佳组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不大,无需加用胰岛素;而能全力组和安素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升高明显(P<0.05),需加用胰岛素治疗;3组患者的电解质、血淋巴细胞计数、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浓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早期均存在负氮平衡;3组患者肠内营养前后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高血糖症危重患者应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高膳食纤维与单不饱和脂肪酸营养配方比高糖营养配方更有利于高血糖危重患者血糖的下降,胰岛素使用量也减少,同时不影响血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