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As2O3与碘油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方法 40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5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As2O3灌注组、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碘油栓塞及As2O3碘油栓塞组,As2O3的用量为2 mg/kg.肿瘤种植后5周,测量动物体重,所有动物均处死,取出肝脏及双肺标本,测定肝脏的重量,计算肝移植瘤的体积、坏死面积,观察肝内、双肺及其他器官肿瘤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肿瘤植入后5周,各处理组动物体重均有明显的下降,肝脏重量增加,计算的肝指数各组分别为9.8±2.2、9.7±2.1、8.5±2.0、8.4±2.1、6.4±1.2;肿瘤体积分别为(35.5±7.6) cm3、(32.2±9.7) cm3、(21.2±8.5) cm3、(20.9±11.3) cm3、(11.8±4.0) cm3,栓塞治疗组与非栓塞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坏死率各组间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双肺转移结节的数目各组分别为52.4±32.2、51.8±26.3、54.8±29.2、53.5±30.7、19.6±17.0;转移结节的直径各组分别为(3.8±1.2) mm、(3.6±1.1) mm、(3.9±1.3) mm、(3.5±1.6) mm、(2.2±0.7) mm.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与碘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可抑制肝移植瘤的生长及肺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O3)-碘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及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48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碘油栓塞组及 As2O3-碘油栓塞组。治疗后1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肿瘤区的微血管密度(MVD),治疗后3周,测量计算肝移植瘤的体积、坏死面积,观察肝内、双肺及其他器官肿瘤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周,各组MVD分别为(21.8±5.3)、(23.4±3.9)、(22.4±4.50)、(14.3±3.4)条/400倍视野(F=11.246,P=0.000),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植入后5周,各处理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5.5±7.1)、(21.2±8.3)、(20.7±9.1)、(11.8±3.7)cm^3(F=21.203,P=0.000)。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一碘油栓塞组及 As2O3-碘油栓塞组与生理盐水灌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723、6.940、11.119,P〈0.05), As2O3-碘油栓塞组与单纯碘油栓塞及阿霉素-碘油栓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值分别为4.398、4.178,P值均〈0.05);各组肿瘤坏死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4,P=0.292);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双肺转移结节数目少于其他组(H=14.983,P=0.002),结节直径小于其他组(F=4.580,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转移淋巴结记分显示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腹腔淋巴结转移少于其他组(H=9.148,P=0.027)。双肺转移结节的数目、直径及腹腔转移淋巴结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As2O3-碘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抑制兔肝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肿瘤的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Fas及其配体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的发病日趋增多,在常规行肝穿刺活检患者中1.2%~9%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15%~50%的肝硬化与NASH有关。目前,NASH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报道NASH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突出,但关于肝细胞凋亡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有待研究。因此,我们采用高脂、胆碱一甲硫氨酸缺乏饮食(high fat,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 diet,MCD)方法建立小鼠NASH模型,以探讨凋亡相关基因Fas及其配体(FasL)在NASH中与细胞凋亡及病情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胁的全球战略目标.此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高血脂及高血糖等相关的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已有增加趋势.因此,加强肝病普及,全民动员,是实现上述目标、改善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退黄药物方案;激素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生化学应答情况、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激素治疗组生化学应答较早,ALT、AST、TBil、DBil、ALP水平在治疗2周时分别为(93.2±65.6)U/L;(61.7±30.7)U/L;(168.3±98.9)μmol/L;(124.7±81.4)μmol/L;(117.2±40.1)U/L、4周时分别为(52.6±32.0)U/L;(77.4±144.1)U/L;(88.9±59.7)μmol/L;(64.7±48.4)μmol/L;(116.6±63.1)U/L均较治疗前(172.9±104.8)U/L;(264.7±169.7)U/L;(259.1±108.8)μmol/L;(182.2±82.4)μmol/L;(153.8±69.9)U/L显著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2周仅ALT、AST降低明显(P0.05),而TBil、DBil于治疗4周后方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GGT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4周时激素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3.8%比66.7%,χ~2=11.919,P=0.001;87.5%比57.1%,χ~2=6.081,P=0.014)。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儿童慢性丙型肝炎发病隐匿,治疗选择较少,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曾为标准方案,治疗应答受感染的HCV基因型、病毒载量、宿主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影响,由于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儿不能耐受。2017年9月美国肝病学会与感染病学会联合制订的《丙型肝炎检测、管理与治疗指南》建议12岁以上或体质量≥35 kg丙型肝炎患儿可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基因1、4、5、6型感染患儿推荐方案为索磷布韦联合雷迪帕韦,基因2、3型推荐索磷布韦联合RBV,基因1型初治和IFNα经治无肝硬化患儿以及2、4、5、6型患儿疗程12周,基因1型IFNα经治肝硬化患儿及3型患儿疗程24周。年龄小于12岁慢性丙型肝炎儿童应用DAA的治疗方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与临床验证。慢性丙型肝炎合并HIV感染及肝移植等特殊儿童人群,需结合HIV感染状况、肝移植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 (IL-1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血浆水平与慢性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228例,健康体检者81例.TaqMan探针法检测IL-17 rs8193036及rs2275913位点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17水平,分析CHC患者IL-17等位基因、基因型及血浆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结果 CHC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IL-17 rs8193036位点C、T等位基因及rs2275913位点A、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C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IL-17 rs8193036位点基因型CC (46.49%对比41.98%)、CT (45.61%对比44.44%)、TT(7.89%对比13.58%)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2275913位点基因型AA(16.23%对比13.58%)、AG (48.25%对比50.62%)、GG(35.53%对比35.80%)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V基因1型与2型感染CHC患者IL-17 rs8193036及rs2275913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C患者组血浆IL-17水平为(97.67±39.68)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1.60±19.78)pg/ml,两组比较t=2.414,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7高水平表达在HCV感染及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IL-17 rs8193036及rs2275913位点SNPs可能与HCV易感性及持续感染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脂高糖、饮酒建立家兔脂肪肝模型及超声量化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模拟人类不良饮食结构建立家兔不同程度脂肪肝模型,进行肝脏背向散射积分 (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和图像灰阶平均强度(gray scale,GS)测定,并结合临床研究,探讨具有病理基础的脂肪肝无创性超声量化诊断标准.方法:选用纯种新西兰家兔4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及乙醇饮料建立不同程度脂肪肝模型三组(每组n=10),设立对照组(n=10):临床病例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及超声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测采用苏丹Ⅳ,HE和Masson三色染色:应用HP Sonos 5500超声诊断仪实时检测肝脏IBS,包括图像平均强度(average image intensity,AII)、峰-峰强度及图像强度标准差; 采用Photo shop 7.0直方图分析超声图像GS.所得数据采用SAS8.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脏AII随脂肪变加重呈递增趋势,正常肝<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尤以近区各组间差异显著(P<0.0001);同等程度肝脂肪变AII随炎症的发生而增大.临床研究显示,IBS对脂肪肝诊断率及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85.7%)较常规超声检测(57.1%) 明显增高,重度脂肪肝AII显著高于轻度脂肪肝(P<0.0001,0.001或0.05).肝脏GS与AII相关,于肝左、右叶近区二者随病变加重呈一致性增高趋势(r1=0.442 21,P1=0.0012:r2= 0.335 73,P2=0.0160).中重度脂肪肝伴炎症 GS显著高于正常肝及轻度脂肪肝(P<0.05).结论:高营养及乙醇联合喂养家兔可快速建立不同程度脂肪性肝病模型;肝脏超声IBS及 GS强度可反映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的病变程度,为脂肪肝无创性量化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肝大部切除后肝再生过程中肝小叶大小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探明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小叶结构的重建过程,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部分肝切除组.采用Higgins和Anderson方法行大鼠70%肝切除,术中即刻称取切除肝叶的湿重.分别于术后12 h、24h、72 h、120 h、1周、2周处死大鼠,留取全部肝组织称湿重,统一留取肝右叶肝组织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再生肝肝小叶大小变化.结果: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后,12h可观察到肝小叶面积开始增大,120 h达高峰,从1周开始可见汇管区门静脉终末支的增大并与邻近中央静脉相联系,肝小叶结构逐步重建,2周时肝小叶面积接近正常,小叶数目增加.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未见上述动态变化.结论: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通过早期肝小叶面积增大,后期肝小叶数目增多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