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吡格列酮对X射线导致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证实L929细胞中具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采用剂量为10 Gy X射线照射L929细胞,用RT-PCR方法观察照射前与照射后0 h、2 h、7 h、24 h、48 h表达MMP-9和TIMP-1的情况。采用吡格列酮处理上述照射处理过的L929细胞,同上法观察不同时点如上两个指标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L929细胞中存在PPAR-γ的表达。L929细胞经10 Gy照射后其MMP-9表达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照射后48 h表达最高(F=4. 135,P=0. 022); TIMP-1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少,在照射后48 h表达最低(F=3. 646,P=0. 041)。上述L929细胞经吡格列酮处理后48 h其MMP-9表达降低最明显[0. 76∶0. 52 (F=3. 735,P=0. 024)],其TIMP-1表达升高最明显[0. 17∶0. 27(F=3. 908,P=0. 032)]。结论小鼠L929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出现纤维化相关因子MMP-9表达的升高和TIMP-1表达的降低。吡格列酮可使上述MMP-9高表达降低,使TIMP-1低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眼睑形态学与干眼症发病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为患有干眼症患者,共计100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通过临床问卷量表对干眼症患者的眼干涩、眼痛等发病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患者的眼睑形态学,总结眼睑形态学与干眼症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干眼症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眼症评分与睑裂长度、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睑板腺密度、睑板腺个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分析,对干眼症发病程度造成影响的因素有睑裂长度、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睑板腺个数、睑板腺密度。结论 干眼症发病程度与睑裂长度、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睑板腺密度、睑板腺个数有着一定关系,干眼症在发病之后伴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与眼睑形态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性,但是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精准的对疾病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情况,以期提高对irAEs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ICIs(信迪利单抗)治疗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irAEs,包括不良反应的种类、分级、发生时间、处理措施、预后等。结果 8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发生irAEs,总体发生率40.0%,不良反应中位发生时间4.857周,其中14例免疫性输注反应,7例免疫性皮炎,5例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异常,5例免疫性胃肠道毒性,1例免疫性肺炎;1、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9%;3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激素冲击治疗和维持治疗后不良反应完全缓解,1例患者因免疫性肺炎死亡。结论 irAEs发生率较高,大部分为1、2级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表达的影响,以及白藜芦醇对ALI小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致死剂量脂多糖(LPS)(50 mg/kg)作用于小鼠,观察白藜芦醇对LPS诱导的ALI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检测白藜芦醇对LPS(10mg/kg)诱导的ALI小鼠呼吸功能的影响;观察白藜芦醇对ALI小鼠病理损伤、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水平、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LDH活性、肺组织TREM-1、IL-1β、IL-18的表达及MPO活性的影响。结果 :白藜芦醇可改善LPS诱导的ALI小鼠的存活率和呼吸功能,减轻肺组织损伤、血管的通透性、炎症细胞的浸润,并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本研究首次观察到白藜芦醇可降低LPS应激的小鼠巨噬细胞TREM-1 mRNA的表达,其信号通路可能与MAPK及NF-κB有关。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MAPK及NF-κB通路下调LPS诱导的ALI小鼠TREM-1的表达,并可减轻AL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病案信息资源的认知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362名,采用自制《病案信息资源认知调查问卷》,对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的病案信息资源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学历护理人员选择对病案信息查阅服务不了解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随访服务不了解的选择,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对以往查阅病案信息渠道的选择,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结论 提高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病案信息资源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性别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多重危险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对CHD的致病风险。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8028例,女性2894例,男性5134例;同时连续入选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36例),女性129例,男性207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分别建立不同性别CHD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年龄55岁、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均为CH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但各因素对女性与男性CHD的致病风险不同。女性5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CHD患病风险增加2.597倍,而男性则增加1.424倍(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导致女性患CHD的风险(OR)分别为3.297、1.484、3.187、3.714倍(均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现症吸烟,导致男性患CHD的风险(OR)分别为1.398、1.800、2.303、5.642倍(均P0.05)。女性患者以冠心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致病危险最高,尤其冠心病家族史最显著;而男性以现症吸烟、高血压病导致男性CHD的发病风险最高,现症吸烟尤为显著。结论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对不同性别患者导致CHD的危险不同,在CHD的一级与二级预防中应予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Meta分析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疗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0年4月。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RR及 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 8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相比总生存率略低(RR=0.40,95%CI为 0.27~0.61,P<0.001),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则得到了提高(RR=2.91,95%CI为 1.43~5.95,P=0.003)。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治疗相关死亡率相近(RR=0.53,95%CI为 0.14~1.98,P=0.350),但手术组发生率较高(1.7%~11.4%∶1.9%~2.8%)。结论 再程放疗是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作为临床患者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中医思维的学科交叉,归纳主要应用方向和思路结合通用模型。方法 通过近5年国内相关北核科学文献总结、技术归纳、通用模型提炼,并结合当前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发展。结果 通过归纳总结出近年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中医思维结合的主要应用方面:一是思维拟合性结合模型,二是技术性支持结合模型。学科交叉结合后,要注重计算机拟合中医思维的理解内涵、神经网络算法的掌握、实验的设计、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因素。结论 神经网络技术与中医思维都具有弱解释性和明确输入和输出数据关系。所以可以通过神经网络去拟合中医思维中的观察、分析和认知的过程。神经网络技术可以构建人、社会、自然等因素与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的关系模型。有利于中医客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43例G6PD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征的关系。结果:临床特征分析显示,43例患者中10例以新生儿黄疸为首发症状,23例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和(或)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发热、消化道症状、乏力和嗜睡等。26例患者在明显诱因下发病,诱因包括蚕豆摄入(61.5%)、感染(34.6%)和心肌梗死(3.8%)。实验室检查分析显示,43例患者均存在G6PD活性缺乏,患者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呈正相关(r=0.5881,r=0.6854)。以新生儿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与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相比,表现出更高的Ret%(P 0.01)、MCV(P 0.001)和更低的红细胞计数(P 0.01)和低血红蛋白水平(P0.01)。结论:G6PD缺乏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新生儿黄疸和急性溶血性贫血,检测IBIL、Ret%与MCV对评估溶血严重程度有辅助价值。以新生儿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比仅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溶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