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克莫司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他克莫司(FK506)滴眼液,观察该药对角膜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定他克莫司滴眼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观察其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应用.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临床试验证明他克莫司滴眼液的免疫抑制效果明显优于1%环孢素A(CsA)滴眼液.结论:他克莫司滴眼液刺激性小,疗效显著,为角膜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提供了强效的抗排斥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2007-2009年度我国医院中成药采购数据,探讨我国中成药的发展趋势。方法对2007-2009年度我国医院中成药采购品种及剂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年的采购数据,总结出近三年中成药的使用趋向。结果我国中成药的使用仍以传统剂型为主,注射剂型发展较快,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类型药物所占比例大。结论我国中成药应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开发新剂型,新适应证,以适应临床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0.05%他克莫司(FK506)滴眼液与1%环孢素A(CsA)滴眼液在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62只眼)全角膜移植术后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将其分试验组(FK506组)及对照组(CsA组)各31例31只眼,平均年龄37.8岁.观察应用两种滴眼液后不同时期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免疫排斥的情况.结果在全角膜移植术后第6个月FK506组排斥率为68.4%,CsA组排斥率为92.1%,在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FK506滴眼液用于角膜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疗效明显优于CsA滴眼液.经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未见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窗口咨询和电话咨询两种咨询途径的药学服务质量,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门诊药房窗口咨询和电话咨询记录数据各500份,按照咨询内容和人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窗口咨询与电话咨询均以用药内容为主,分别占61.4%和89.8%;窗口咨询与电话咨在解答用药疑问人群方面分别占58.2%和80.4%。结论 电话咨询比窗口咨询服务质量更好,值得医院药学部门推广。  相似文献   
5.
石斛酚与丁香酸联合抗白内障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石斛酚和丁香酸联合对抗白内障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H2O2致离体培养的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模型,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石斛酚和丁香酸联合对晶状体的透明度的影响;D-半乳糖致糖性白内障大鼠模型,裂隙灯观察石斛酚和丁香酸联合对在体大鼠晶状体透明度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石斛酚和丁香酸联合对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活性;采用分子对接考察石斛酚和丁香酸联合抑制AR的结合位点、结合方式及其药效团。结果:离体及在体实验均表明石斛酚和丁香酸组合具有良好的抗糖性白内障活性,且优于单一组分石斛酚和丁香酸及阳性对照药物白内停,表现良好的协同效果;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表明二者协同抑制AR的氨基酸残基为Asn160,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形成共同药效团。结论:石斛酚与丁香酸联合具有良好的抗白内障活性,其作用机制在于二者对AR呈现良好的协同抑制性。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洗眼液临床适宜浓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临床推荐最佳的高锰酸钾洗眼液应用浓度。方法:配制3种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洗眼液,观察其中2种浓度对115例结膜炎患者行结膜囊冲洗的眼局部刺激性和3种浓度对18对正常眼行结膜囊冲洗的舒适度、对角膜上皮的影响及冲洗前、后菌落数变化。结果:115例结膜炎患者中,自述刺激性大者98例,约占85%;因刺激性大无法忍受者8例,约占7%。随着洗眼液浓度的升高,正常眼结膜囊冲洗的舒适度下降,但对各组角膜上皮无影响,且冲洗前、后菌落数无显著变化。结论:推荐临床应用100ml∶1.5mg浓度的高锰酸钾洗眼液行结膜囊冲洗。  相似文献   
7.
张海容  刁红星  陈翔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95-2296
目的:观察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对不同年龄近视患者的屈光检查、睫状肌麻痹效果的影响,探究睫状肌麻痹对低度近视验光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患者合理使用散瞳药物提出指导。方法:分别选取三个年龄段低度近视患者45例,在自然瞳孔状态下及散瞳后不同时间点使用“Shin-Nippon”开放式电脑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及调节幅度。结果:各年龄组在使用散瞳剂后在20~60min区间均出现明显调节幅度下降趋势,但调节幅度的下降与散瞳前后的“Shin-Nippon”开放式电脑验光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应根据调节幅度随着散瞳后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安排好患者的验光窗口,而针对低度近视人群,使用开放式电脑验光仪可以有效减少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内障手术术前和术后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9月~2004年10月564例白内障摘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内障术前以抗菌药滴眼液为主,术后以含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的复方滴眼液为主。结论:我院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用药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感染性角膜溃疡发病特点及病原学分布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眼科中心2004-2011年924例诊断为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征、发病高峰、人群特征、发病诱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特征显示:924例患者中,389例病原菌培养阳性,其中细菌162例,真菌209例,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18例;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共76株(占42.22%),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9株(占21.67%);真菌以镰刀菌属最多,共86株(占36.12%),其次为曲霉菌属和蠕孢菌属,分别为46株(占20.26%)和43株(占18.94%)。细菌中G-杆菌呈上升趋势,真菌中蠕孢菌属及毛霉菌近年呈上升趋势,而镰刀菌属近3年下降明显。流行病学特征显示:924例患者以男性居多,共611例(占66.12%),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共431例(占46.65%),职业主要是农民,有512例(占55.41%),10~12月为高发季节,外伤是主要诱因。【结论】广东地区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其发病与农业活动密切相关,主要致病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为镰刀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