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他汀类药物用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从而极大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加用或更换使用其他降脂药物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Kexin-9型抑制剂(PCSK-9)被发现远期能够降低50%~70%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引起研究人员关注,本文就 PCSK-9的发现、发展历程及现状做以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大幅上升,为了达到高质量的治疗效果,医学界正致力于各类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研究.本文搜集了国外近几年相关文献,主要从新型肾素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阻滞剂等方面予以阐述,为心血管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检测人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炎性因子实时定量PCR实验,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相关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采集志愿者静脉血15 ml,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提取细胞总RNA及浓度纯度鉴定,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体外培养PBL细胞mRNA表达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在培养体系中加入阿托伐他汀,与常规培养PBL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阿托伐他汀培养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CL13、IL-8、PAI-1、TGF-2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 P <0.05);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 HMG-CoA)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 P <0.05),并且PBL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P <0.05)。在低浓度时24 h治疗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CCL13的mRNA表达( P <0.05),而在高浓度的阿托伐他汀时表达CCL13的mRNA表达增加( P <0.05);CCL13 mRNA表达下调有一定时间依赖性( P <0.05)。结论他汀类通过直接抑制一些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炎性基因表达,对预防临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 1 例布洛芬致血压升高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指导用药,临床药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监测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协助医师选择合适药物.结果:阻止了药物不良反应的恶化,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用药的疗效.结论:只有参与临床实践,临床药师才能发现不良反应,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奥曲肽高剂量(1.2 mg/d)对比低剂量(0.6 mg/d)治疗SAP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901例SAP患者,其中低剂量组450例、高剂量组4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显著提高总有效率(RR=1.17,95% CI=1.10~1.24,P<0.01)、减少并发症发生率(RR=0.36,95% CI=0.22~0.58,P<0.01)、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MD=-1.72,95% CI=-1.98~-1.45,P<0.01)和腹痛消失时间(MD=-1.90,95% CI=-2.04~-1.76,P<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病死率分别为3.74%和8.56%,中转手术率分别为13.24%和19.8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6%和9.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剂量(1.2 mg/d)奥曲肽治疗SAP的临床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明显优于低剂量(0.6 mg/d),但降低死亡率和中转手术率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冯丹阳  王力明  张颖 《海峡药学》2014,26(2):119-120
目的 了解我院2012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状况.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0例病例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93.3%;术前0.5~2h给药70例(46.7%),术前>2h给药5例(3.3%),术后平均用药时间5.7d,联合用药48例(32%).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明确,给药时机不当、用药周期过长、品种选择不宜、无指征联用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国内外制药环境用消毒剂标准进行比对,探讨中国药典消毒剂相关标准制定的方向。方法:对美、日两国药典、《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欧洲标准从消毒剂分类、效能验证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和讨论。结果与结论:国外药典是建立中国药典消毒剂标准的主要参考,行业标准可在方法上作出补充。  相似文献   
8.
沈振  徐晓洁  任丽宏  冯丹阳  孟晓丽  丁勃 《药学研究》2022,41(9):584-587,610
目的 溯源中药颗粒剂中检出的不可接受微生物,并进行污染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产品中检出的污染菌进行鉴定,评估其危害性,通过生产环节采样培养、微生物分离鉴定、核糖体分型和亲缘关系分析等手段,溯源污染菌。结果 产品中主要污染菌为阴沟肠杆菌,与制剂总混间环境中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高度同源,评价该菌株为中等风险不可接受菌。结论 本文建立了中药颗粒剂中污染微生物的溯源与危害程度评价方法,为同类产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排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冯丹阳  王力明  张念茹  宋亚梅 《河北医药》2012,34(19):3002-3005
儿童是处于迅速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儿科用药相对于其他分支医学更复杂,难度也更大。抗菌药物是临床用以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救治患儿,若应用不当,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危急生命。抗菌药物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