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c-mycmRNA的表达,探讨c-myc在AB和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使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4例AB、16例OKC和7例口腔正常黏膜(NOM)组织中c-mycmRNA的表达,并将AB按原发、复发、恶变分组,结果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OKC及NOM组织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44/54)、75.0%(12/16)和14.3%(1/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488,P<0.05)。原发组AB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1.0%,复发组为94.7%,恶变组为100.0%,伴随原发、复发、恶变,差异有显著性(χ2=16.912,P﹤0.05)。结论:c-myc表达在AB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c-mycmRNA的表达与AB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伴随其生物学行为变化,c-mycmRNA表达增强;提示c-myc有可能成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流行暴发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SARS病原体的分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报道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为SARS的致病因子;于部分患者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中检测到这种病毒的存在,或血清中具有该病毒的抗体产生。这对SARS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直接于患者的病变组织中检测SARS病毒的报道较少。我们尝试从病变组织中检测SAPS病毒。  相似文献   
4.
F213I突变型高雪氏病分子伴侣治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高雪氏病新的分子治疗方法。方法 用β-葡萄糖脑昔脂酶(β-glucocerebrosidase,β-Glc)(EC3.2.1.45)的底物类似物(glucocerebroside analogue,GCA)作为分子伴侣,处理体外培养的不同突变型的高雪氏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荧光酶学手段测定β-Glc活性;Western印迹杂交技术分析该酶蛋白表达的量;细胞双染确定β-Glc在细胞内的定位;薄层层析法分析葡萄糖脑苷脂的降解情况。结果 该酶的底物类似物GCA可以提高体外培养的F213I突变型患者成纤维细胞内β-Glc活性;增加该酶蛋白的表达量;促进该酶蛋白向溶酶体内转运,加速底物葡萄糖脑苷脂(glucocerebroside,GlcCer)的降解。结论低分子量的GCA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可能为F213I突变型高雪氏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乳腺肿物hTERT蛋白表达与激素受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类已证实端粒酶hTERT基因在干细胞及肿瘤细胞中比正常细胞高表达,其活性被认为与癌细胞永生化有关.因此它和肿瘤相关[1-3].但仅限于基因方面的研究,关于端粒酶蛋白与乳腺癌的研究鲜见报道.为了探讨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病变hTER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激素受体的关系,研究其对乳腺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148例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中的hTERT蛋白的活性表达,并与hTERT基因及p53,ER,PR蛋白表达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被动吸烟鼠牙槽骨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方法 40只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鼠被随机等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被随机等量分为15、30、45和60 d 4个亚组,烟熏法建立被动吸烟的大鼠模型,浓酸消化法提取牙槽骨内钙和磷,光谱分析法和改良Reddi法分别测定钙、磷含量和AKP的活性,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与各对照组牙槽骨相比,被动吸烟鼠的钙、磷含量在15 d组略有升高,30 d组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60 d组显著下降(P〈0.01);AKP活性在15、30 d组略升高,45、60 d组略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周期内,鼠牙槽骨钙、磷含量和AKP活性在被动吸烟初期略有升高,随被动吸烟时间的延长,钙、磷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减少,AKP活性也呈时间依赖性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索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相关的新生物标志物。方法 采用GEO2R分别筛选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GSE39262和GSE66586数据集中NB细胞与对照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韦恩图将两组DEGs取交集,利用仙桃学术在线生信分析工具对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图,并通过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筛选Hub基因。最后使用R2基因组分析和可视化平台(R2 Genomics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Platform)整理的NB组织转录组数据对Hub基因进行筛选验证。结果 本研究从GSE39262数据集中共筛出845个DEGs,从GSE66586数据集中共筛出2 980个DEGs,韦恩图分析出392个共有DEGs。GO/KEGG分析提示,上述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1(SNHG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培养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MCF-7、BT-549、MDA-MB-231和MDA-MB-46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SNHG1与miR-641表达量。以BT-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A~D组,分别转染si-NC(A组)、si-SNHG1(B组)、si-SNHG1+anti-miR-641-NC(C组)、si-SNHG1+anti-miR-641(D组),采用RT-qPCR检测细胞中SNHG1和miR-641表达量,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量。将BT-549细胞分为E~H组,分别共转染SNHG1-WT与miR-641 mimics(E组)、SNHG1-WT与miR-NC(F组)、SNHG1-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干扰RNA(RNAi)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VEGF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合成DNA模板,体外转录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双链siRNA导入MCF-7细胞后,用MTT比色法检测siRNA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MCF-7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所设计的两个靶位点siRNA,均能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VEG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而作为阴性对照的错义序列组siRNASCR则没有上述效应。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抑制MCF-7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尼古丁对大鼠牙槽骨和颌骨内钙磷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20只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尼古丁0.73 mg•kg-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个月后处死取材。浓酸消化法检测牙槽骨和颌骨内钙磷含量,改良Reddi法检测牙槽骨和颌骨内ALP活性。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别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牙槽骨内和颌骨内钙磷含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中牙槽骨与颌骨比较,骨钙磷含量和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古丁下调大鼠牙槽骨和颌骨内钙磷含量,对ALP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