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评价湛江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监测质量,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全市报告AFP病例26例,零剂次免疫儿童2例,占7.7%,〈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病例分布25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病例占总病例61.5%,男女性别比1.89:1。AFP病例48小时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脊灰病毒分离率为3.8%,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5.4%。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但AFP首诊病例报告率低,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空白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监测质量,提高首诊报告率。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2.
既往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简称脊灰疫苗 )的相关病例时有报道。本例为未服过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因接触感染的相关病例 ,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发病24小时内 ,按脊髓灰质炎个案作病史调查 ,并在24~48小时内取双份粪便冷冻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作Hep -Ⅱ细胞组织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及型别鉴定,病后60天随访调查 ,登记个案调查表。2病例简介患儿李×× ,男 ,1岁7个月 ,家住××市××管理区龙塘村 ,于2003年2月11日出现右下肢麻痹、跛行。跛行当日就诊于××市人民医院 ,查体 :急性病容 ,心、肺、腹未发现异常 ,右下肢肌张…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2000~2004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湛江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促进计划免疫工作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对湛江市2000~2004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湛江市2000~2004年接种率报表报告率保持100%,及时率从2000年的72.2%提高到2004年的94.4%。2000~2004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为78.5%~98.4%,5种疫苗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为43.6%~91.7%;2000~2004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为53.4%~93.8%,4种疫苗的加强免疫估算接种率为49.1%~91.5%。D值显示:除乙型肝炎疫苗外基础免疫资料2个区可信,7个县区可疑;加强免疫资料3个县区可信,6个县区可疑。R值为0.95~1.05。结论湛江市计划免疫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薄弱环节,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今后常规免疫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结果28例支气管囊肿中,右肺10个,左肺9个;肺内型19例,纵隔型9例;含液囊肿13例,含气液囊肿8例,含气囊肿7例,其中多发肺囊肿8例,囊肿周围气肿5例,囊壁钙化3例,2例含曲霉菌。液囊肿增强扫描。囊壁增强,囊内无增强。结论大部分支气管囊肿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在支气管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54例经临床确诊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CT表现进行分析,正确认识CT诊断HIE的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愈后评估。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5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CT扫描,将其CT表现特征进行归纳。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了低密度灶。结合国内外文献按受累脑范围分轻、中、重度,其中轻度16例、中度23例、重度15例,HIE易并发颅内出血,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结论 CT检查对HIE的诊断有较大作用,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湛江市2001~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湛江市麻疹流行状况 ,为制定加速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湛江市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0 0 1~ 2 0 0 3年湛江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 6 0 4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2 85 /10万。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 ,3年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 2 5起 ,麻疹暴发病例占全部病例的 2 6 32 %。每年 3~ 4月是高发季节 ,8月龄至 7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 6 7 38%。全部病例中 ,无麻疹免疫史者占 5 9 11% ,麻疹免疫史不详占33 94 %。结论  2 0 0 1~ 2 0 0 3年湛江市仍有麻疹散发或暴发流行 ,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和控制麻疹局部暴发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措施 ,另外要完善麻疹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按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4年12月5~6日和2005年1月5~6日在湛江市全市范围开展二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摸底登记应接种儿童为362572人,其中零剂次儿童17066人,占4.7%。各县区上报第一轮强化免疫应接种儿童为367129人,实接种356013人,接种率97.0%;第二轮上报应接种儿童375962人,实接种365451人,接种率97.2%。现场快速评估,第一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98人,接种率98.4%;第二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84人,接种率96.7%。结论两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人群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与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免疫接种情况,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病例监测系统及OPV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全市报告AFP病例26例,零剂次免疫儿童2例;病例分布于25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1.5%,男女性别比为1.89∶1。26例AFP病例中脊灰病毒分离率为3.8%,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5.4%。<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AFP病例48 h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本地和流动儿童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3%和99.1%。2004/2005年度两轮OPV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6.9%和97.2%,两轮强化免疫现场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均>95%。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标准,但AFP病例首诊报告率低,OPV免疫空白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9.
湛江市2001~2003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湛江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为流脑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01~2003年每年10~11月份对湛江市0~、5~、10~、15~、25~、35~、45岁以上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咽拭采样,直接接种于巧克力双抗平板,置37℃、5%CO2培养箱中分离流脑双球菌。结果 2001、2002、2003年湛江市健康人群各年龄组流脑双球菌带菌率分别在0~3.33%、0~6.560k、、0~10.71%之间,年内平均带菌率分别为2、18%、2.81%、2、51%;2003年各年龄组带菌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以15~岁组带菌率最高,为10、71%,2001年、2002年则差异无显著性;各年份男性带菌率与女性带菌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人群带菌以B群为主,C群和W135群各检出一株,未检出其他群流脑双球菌。结论 湛江市健康人群流脑整体带菌水平相对较低;带菌菌群以B群为主,未发现A群流脑带菌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3年内收治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54例(54只眼),根据前房积血程度和是否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为依据对这54例进行分组,每组均27例。并对联合和不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愈后和效果进行分析统计。没有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27例(27只眼)给予常规的治疗:止血剂、能量剂、抗生素、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而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27例入院后在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同时立即联使用静滴地塞米松,一般成人10~15mg,儿童(按0.2mg/kg体重剂量),1次/日。其他治疗两组一样。结果:27例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在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后均全部治愈出院。而没有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27例中有1例Ⅲ级前房积血的患者最后发生了高眼压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余26例均全部治愈出院。其中,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Ⅰ~Ⅱ级积血完全吸收平均约1~4天(其中有1例Ⅱ级积血是前房二次出血);Ⅲ级积血完全吸收平均约3~7天,而不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时间则平均分别为约2~6天和5~9天。以上病例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随访1个月到半年不等均无再次出血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而且积血完全吸收的时间均比不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缩短1~3天。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作为外伤性前房出血的常规用药,其疗效明显优于不联合使用地塞米松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